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美德教育活动方案|《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活动方案 时间:2021-11-16

【www.haohaowg.com--活动方案】

  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了深入研究和巩固“十一五”研究成果,提高学校整体德育功能,根据市德育教研室和县德育部要求,我校申请了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上级研究部门的批准。为了得到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引起所有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提高对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为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课题组特做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研究坚持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小学德育纲要》,通过设置和实施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加强学校整体德育功能,提高学校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为总的指导思想。

  二、课题背景分析

  中华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民族利益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保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中,西方道德观已经开始不断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回应西方道德挑战,对中华 美德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把其中具有普遍性和生命力的因素推向世界,使中华美德在中国现代化中古为今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的引入将打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一种以德育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全新德育局面正在形成。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织梦

  三、目前学校德育状况

  目前我们德育工作主要心思想品德课、班会、中队会、大队会结合各种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等为主要特点的工作局面。在省市县做的还比较好,但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剖析我们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中华美德育教育活动课程缺乏联系性

  我们学校各种中华美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很多,但是都相对独立,缺乏联系性,各种活动的开展要应用思想品德课的道德认知,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也要根据学生在各种德育活动中的一具体表现用道德标准来加以讨论,班队会也应将思想品德课的道德认识

  2、中华美德育教育活动课程缺乏系列性

  我们学校在中华美德教育活动上能够坚持经常开展,但开展的各种活动缺乏系列性,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某一方面制定一此系列活动方案,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才能够使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加深,使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强化,使小学生的道德习惯得以养成。

  3、中华美德育教育活动缺乏评价性

  我们的中华美德教育活动不缺乏,但缺乏的是对活动的评价,如果少了评价,就是失去德育的活动的实效,只有及时加以评价才能更好地改正学生不良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只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强化,只有通过评才能使中华美德教育性作用更大,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收到实效,我们着重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怎样加强中华美德活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过去的德育活动的分析研究,找到各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协同教育的作用,以指导未来的德育活动实践。

  2、怎样形成中华美德活动课程体系

  通过将原有的德育活动和新的活动实践加以梳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和《小学生德育纲要》的要求使之形成系列,以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

  3、怎样搞好中华美德活动的评价

  把建立品德课、班会、中队会、大队会以及各种德育活动评价机制和标准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五、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

  4、教育学

  5、中小学德育

  6、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

  六、本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对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的联系性、系列性和评价性的实践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好教育方针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七、课题的操作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对有关学校中华美德和中华美德课程研与实践的文献资料的学习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和全校教师的理论修养,同时得到经验借鉴,避免在教育研究中走弯路和瞎路。

  2.调查法 通过调查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认真研究分析掌握学生现阶段的思想状况,以便确定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课程。

  3.个案法针对某一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个案分析,重点研究他在教育学生方面起的作用。其重点在对典型的品德课,班队会和系列活动的个案分析。

  5.活动经验总结法 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活动实践,并对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提升到理论,揭示其规律,再来指导实践。

  (二)参与研究人员的范围及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人员由我校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小组。研究的对象是1---6年级小学生。

  八、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立项阶段(2011.12.10---2012.5.31).在此阶段中学习有关“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教育文献,提高课组成员的理论素质,为搞好本课题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2.6.1---2014.8.31)本阶段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阶段,我们将在此阶段中进行调查、分析、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等来进行研究探索。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9.1—2014.12.10),在此阶段中我们将在前两个学习、研究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我们的研究资料,以便找到规律性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成果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并准备结题。

  九、课题研究主要预期成果

  1、《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优秀案例集。

  2、《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优秀论文集。

  3、《中华美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十、本课题的组织管理

  (一)建立课题实验组

  课题组顾问:邓炳华

  课题组组长

  陆晓萍:负责课题实验全面工作

  课题组副组长:

  王金玲、夏晓敏:负责课题实验组织实施策划工作

  学术秘书:协助主持人搞好理论培训及材料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均是我校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是一支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研究团队,负责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

  (二)组织管理措施

  1、共同配合,统一协调。在课题组的统一指挥下,立足于实践,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

  2、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培训教师内容包括:教育科研知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等。

  3、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定期组织成员召开分析、总结会,及时汇总各方面情况,促使科研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执行。

  4、制订《课题实验工作阶段开展方案》,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展开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三)课题实施的保障条件

  1、思想保障:加强本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与交流,提升整体团队的科研理论水准和献身科研、认真实验的品质,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热情,争取全校教师对本课题研究的支持和配合。

  2、组织保障:构建本课题研究的管理网络,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课题研究制度、学习制度、个案学生调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

  3、经费保障:学校将为本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必需的资金保证。

  4、技术保障。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课题组领导和和协作组同行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加强与协作组学校的沟通与联系;组织课题组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fangan/1473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