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小语第九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 时间:2020-03-26

【www.haohaowg.com--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三重功能,现就从本次随机抽取的五年级样卷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评价

  研究试题呈现的主要特点,也就是研究命题的思路。目的有三:一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标准;二是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题型;第三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合乎要求。我们语文教学的依据是“课标”,下面我们就让“课标”来说话,客观的评价本套试题:

  (一)试题的特点

  概括为:依“标”、扣“本”、着“源”、重“能”、求发展。

  1.紧扣“知识目标”,突出了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套试卷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思想。在命题时,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力求从三方面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按照这样的思想,在命题时着眼基本要求,紧扣教材,避开难题、偏题,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知能的考查和检测。试题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础知识主要从字词句段、成语、古诗、名著、名篇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写字、字词理解、课文感悟等方面考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2.紧扣“技能目标”,突出了灵活性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正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思想。贯彻“课标”精神,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同样,试卷命题的正确导向也在于此。为此,试卷的命题要活,要多呈现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这份试卷中很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大多题目新颖灵活,重在分析、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如:本次阅读材料课内课外各一篇,重在考查学生各种语文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考查了学生对章法的领悟能力,考查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考查了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有关词句意思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提炼概括的能力。又如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重视了学以致用的考查,突显了“教材+生活”的取材意向:第2小题先将课本信息综合串联后呈现,再呈现:“家乡的()。”考查了教师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第4小题“妈妈为了促进我练好书法,在家里张贴了这样的谚语。”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类似这样的题目意在提醒我们:教材是我们达到课标的课程资源之一,而学生的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活动更广博的资源,我们教出的学生不是教材的学生,而是生活的学生。

  3.紧扣“情感目标”,突出了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总目标”的10条中,每一条都蕴含了教育性。本套试题中课内阅读的“为黄山奇松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课外阅读的“补充填空题”“判断题”等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养”“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导向作用。综观试卷的命题,多处语言表述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在向学生提出某种学习要求时,多处用“你认为”“我喜欢”等语词,令人感到语言表述自然亲切,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积极向上的思想情趣,让学生在自信、愉悦、必胜的心情中进行展示或汇报。

  (二)命题的建议

  从教师们反馈的信息来看,总的来说,对本套题目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试卷中难免存在一些失当之处,现略指一二,与同仁们共商榷,一孔之见,不足为意。

  1.命题可更贴近年段要求。如课内阅读的第3题“划横线的句子与下文是关系。”答案应为“总分”关系,但在150份样卷中仅有5人答对此题,大多回答为“承上启下”关系,损失惨重。分析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句子关系是中年级的学习难点;到了高年段接触了段落关系,领悟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是本册书的知识点。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表达方法领悟能力,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若能紧扣本册教材命题就更有针对性。

  2.作文命题可结合阅读题。习作题目稍显呆板无新意,尤其是习作一《假如我是……》,想象作文不是本册习作教学的重点,且这样的题目在作文选中比比皆是,忆文的情况明显,摸不到学生实际水平,拉不开档次。命题可充分利用资源,结合课外阅读《爱心不是偶然的》,提出关于“爱心”的话题,引发学生对

  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寻找生活中爱的故事,如汶川赈灾的大爱、身边助人的小爱,这样既可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易于表达真实情感。

  3.试卷的校对不够仔细。如第五题中的《牧童和狼》写成《牧童和羊》。另外试卷排版太密,题目较碎,学生容易漏题。

  二、卷面分析

  (一)好的方面

  1.基础知识相对扎实

  基础知识部分共有五道题,测查的“知识点”包括词语、改错别字、成语、歇后语、谚语运用、扩写句子、句子变换、关联词运用、诗词积累等。在考查这些知识点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运用能力等“能力点”。同时,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也很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如,热爱读书、热爱家乡等。

  ⑴字词掌握较好。从答卷的情况看,“看拼音写词语”、“改成语中的错别字”、“根据意思写成语”等题的得分率都达到了90%以上,学生的出错率极低。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从学生身上也折射出了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比较到位的。

  ⑵词句积累较好。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感悟与积累。苏教版在每个练习中都让学生读读背背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成语等内容,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第二题的3、4小题写近义词、写成语和第五题的填写谚语,都是考查学生词语积累的情况。从卷面来看,两道题的正确率达90%以上。这说明学生对课文中要读要背的词语掌握比较好。

  2.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以课内《黄山奇松》片断,课外《爱心不是偶然的》为语言材料,共11道题。以理解词句、领悟章法,积累词语、把握文意、处理信息、概括要点、想象补白等方面检测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从抽取的样卷上看,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⑴对课文内容较熟悉。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课内阅读是课文《黄山奇松》的节选,所有学生均能把段落补充完整。②要求背诵的课文大部分都能背出来,如第四题的补充古诗词,第五大题的“按课文内容填空”,前面2个小题涉及到要求背诵的课文,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填写。由此可见,老师们对学生的课内积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⑵分析理解能力增强。课外阅读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读懂文章,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文中找反义词、体会词句表达的意思,判断选择句意,学生大都能联系全文分析和查找问题,答题正确率比较高。部分学生在归纳段意时能从文章中筛选信息,然后提炼概括,用自己的话清晰简洁地概括出来,表现出较强的概括能力。特别是抽样学校中有的整本试卷都完成得较好,说明任教老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在给文章第2自然段补充内容的题目中,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写句子,内容正确而充实,如:丈夫为国家失去了生命,而金鱼不能死去,这是丈夫的灵魂,是丈夫留给我们爱啊!

  3.写作水平有所进步

  这次习作检测采用二选一的办法,命题宽泛、开放,为学生的习作留下选择的余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需求。从样卷来看,好的方面具体表现在:

  ⑴想象作文题材较丰富

  在本次作文中,许多学生选取想象话题“假如我是……”一文,学生思路开拓、选材丰富:神笔马良、天使、超人、科学家、魔法师、多啦A梦、一滴水、小鸟……勾勒出了生动感人的想象画面,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透过这些习作的材料,我们分明感受到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气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

  ⑵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在本次抽样的习作中,有部分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其中少数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行文流畅,语言精妙,富有个性与创意,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高度评价。从这部分习作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重语言的感悟与积累,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好地发展。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仍需加强

  ⑴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综观样卷,错别字最多的出现在“按课文内容填空”,“句子练习”,“习作”等题目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学生背书是死背,没有关注到一些难写易错的字,而部分老师也只是要求学生会背就行了,忽视了写的问题。第二就是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遇到不会写的字也懒得去查字典,用同音字代替了事,而老师改作文有时没有时间详批,所以也就没有及时给学生指出错别字,即使圈出来了,发下去之后学生也不一定细细地看。第三就是对于一些生字词,学生不能从字义上去加强记忆,如不少学生把“惟妙惟肖”的“惟”写成“唯”,“礼貌”的“礼”写成“理”,“自相矛盾”的“矛”写成“茅”或“予”,学生光从读音上去判断,而没有从字义上去推敲。

  ⑵词句教学不容乐观

  字词句的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卷面看,学生灵活运用词句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近一半学生不能根据意思正确写出“螳臂当车”这一成语。二是补充句子欠恰当、准确,大多学生不能从形态和颜色具体写出荷花的“美”。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运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四是部分学生的造句水平停留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不开阔,句子缺乏活力和灵性,这与五年级应有的水平相差甚远。从这些不该失分的题目看出,我们平时的词句教学是不够扎实的。

  2.阅读能力亟待提高

  ⑴领悟能力很弱。在阅读板块中有两道题出现了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其一是领悟表达顺序“作者依次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你认为写作顺序能调换吗?”;其二是领悟段落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划横线的句子与下文是什么关系?”从样卷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章法

  的掌握较为欠缺,得分率不到30%。《语文课程标准》把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应当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关注。过去那种注重思想教育忽视语言学习,注重内容分析忽视表达领悟的阅读教学,影响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⑵概括能力不强。部分学生不能联系全文分析问题,作答时,综合概括能力不强,不善于从文章中筛选信息,然后提炼概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浅尝辄止,思维的深度有待加强。如,短文中的第5题“归纳段意”,从卷面来看,学生的概括、表述能力还不尽人意。一是概括内容不全,丢三拉四;二是与原文内容相差甚远;三是语言不简练,有的甚至全抄书,不会概括。这些暴露了我们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思路受局限,不开阔。同时反映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从把握基础、自我理解、体会感情、领悟学法的基本步骤去指导阅读。

  ⑶阅读习惯较欠。课外阅读的第2题答案就在文中,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细细地去读文章,仔细思考每一道题,答案不难找到,但对于那些没有耐心读文章,在学习上还不会思考、不善理解的同学来说失分就在所难免了,这充分说明了一部分学生离开了老师的指导还不会学习。例如:“联系全文,体会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用‘√’判断下面哪个说法最准确”。只要多读两遍短文就可以毫不费劲准确判断,可部分学生因没有静心读文而失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尤其是我们平时要注重提高中差生的阅读习惯,要教会他们如何读书。

  3.习作水平尚需提升

  ⑴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作文水平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而且这种差距比语文知识的差距更明显。成绩好的学生有28分以上,可以写六七百字,而且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成绩差的只有3分,不到50个字,错别字、语病很多。

  ⑵习作基本功不够扎实。具体表现为:①曲解题意,导致习作偏题、跑题。集中表现在“选择与季节有关的一件事或一个活动”的作文题上,有的通篇没有围绕该季节有关的一件事或一个活动来写;有的描写较少,只有三言两语,而是用较大篇幅描述该季节的美景。今后的习作教学要加强审题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词理解题意,明确写作要求。②有的学生作文就分三大段,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有的甚至通篇就一段。有的错别字不少,语句不通,处处是修改的痕迹。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却涉及到习作的基本功问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予以关注。

  ⑶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有一部分学生习作的语言面貌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①词汇贫乏,用词造句的时候辞不达意,显得苍白无力。②语病较多,不能准确将一个句意表达明确,夹杂着方言土语。③采用一些妙语佳句生硬套在开头或结尾,这些语言又与文中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出现“造文”现象。④假话、空话、套话依然存在。在本次检测中,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无物,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可见,这部分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没有生活积累,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依照提示的内容,想当然地编一些情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4.卷面问题老生常谈

  主要表现在学生书写质量上,有的学校书写令人担忧,表现在写字歪歪扭扭,左右分家,字迹模糊潦草,深浅不一,影响卷面整洁。个别学校抽测试卷里比较多的学生用铅笔答题,达不到本年段写字的基本要求,既看出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认真学习的态度,也看出教师平时在写字训练方面是否重视,要求是否严而有格。

  5.差异问题令人堪忧

  就统计抽样学校的情况来看,城市小学明显优于市郊小学,在及格率、优良率和平均分等指标上差异较大。有的学校及格率为100%,有的学校及格率只有85%,这反映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要想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远不是一张卷纸、几道试题就能涵盖得了的,此次的质量分析只是抽样了三所学校,希望它能引起老师的重视,能以点带面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三、教学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针对本次的质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基础教学建议

  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有缺陷,必定会影响人的发展。多年以来,小学语文试卷一开卷就考查基础知识,分值占一半。无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从考试的角度,我们都不能不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1.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针对刚才我们谈到的出现错别字的三个主要原因,在此提三个建议:①对于要背诵的课文,最好能让学生默写一遍。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这是不是超出了课本的要求?其实,这也是一种积累,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一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让学生写一遍,是更好的积累方法,只是,要灵活运用此方法,不要成为学生新的负担。②教师平时在批改作文时,遇到学生的典型错别字、病句,把它们收集下来,建立一个错字库、病句库,并经常给学生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强化他们的记忆。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都出过考试卷,可能是帮学校出,可能是为你班上的学生出,有时候想出一些改病句的题目,就在那里想啊想啊,就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句子。如果你建立了这么一个病句库,那你就可以信手捏来了,而且这样的病句也正是学生最需要的。这里讲错字,就顺便延伸到改病句了。③落实好生字教学。生字教学不能忽视字义的教学,可以从字的起源、字理去帮助学生辨析一些音近义近的字。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生字的巩固除了抄写听写外,还要有扩词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和巩固生字的主要途径。老师不仅要将所教的字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字词句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要及时为学生创造练习和运用的机会。同时,写字教学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中高年级,仍然不要忘记写字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对容易写错的字,难写的字给予指导。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板书示范,虽然现在对汉字书写的笔顺、结构等不再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指导书写时这些方面是不能忽略的,因为它们是把字写规范,写美观的前提。

  2.抓好词句应用教学

  虽然词句教学已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但情况仍不是很乐观。问题出在哪?问题在于老师们没有按新课标的要求做到理解与运用结合。学过的词句要求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运用,在教学设计上要提高词句训练的意识,从训练的角度设计词句教学,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首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关联词、谚语、歇后语等词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及时为学生创造练习和运用的机会。具体怎么操作呢?我认为有两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表达;二是模仿课文,抓住词句训练点,模仿课文进行一系列的扩散练习。

  (二)阅读教学建议

  1.以标导教—正确把握高年段阅读教学要求和重点

  课标确定的高年段阅读教学目标共有11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列4个方面:

  ⑴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如本次检测中阅读(一)的第4题、阅读(二)的第4题和第6题就是围绕这一要求来命题的,共占5分。)

  ⑵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本次检测中阅读(一)的第3题,就是围绕这一要求来命题的,共占3分,得分率不到50%。)

  ⑶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训练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刚才我们的分析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不容乐观)

  ⑷加强语言积累,积极运用积累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本次检测中阅读(一)的第5题,就是围绕这一要求来命题的,共占2分,)

  我们老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对学段的教学目标了然于胸,教学才会有明确、正确的方向,就会避免无的放矢、“脚踩西瓜皮”的现象。要使五年级的学生基本达到小学阶段高年级的阅读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在明确上述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每一课的阅读教学。

  2.授之以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历年检测的形式和内容,阅读试题在考卷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可以说阅读试题是命题者拉开分数档次的“杀手锏”,也是应试者失分的“伤心岭”。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怎样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建议老师们从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和方法三方面入手。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jiaoan/5723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