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中美汇率_试论中美木兰的爱国情怀的艺术论文

艺术论文 时间:2014-08-25

【www.haohaowg.com--艺术论文】

  摘要: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辞》把花木兰生动的刻画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也久经传唱。美国迪士尼公司和中国导演马楚成都以此为据点,先后将花木兰搬上大屏幕。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中美木兰在同样的事件中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做法。

  关键词:尽孝,忠君,爱国,个人价值

  我国南北朝脍炙人口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使得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芳百世,妇孺皆知,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们不会忘记木兰替父从军的侠肝义胆,不会忘记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坚毅顽强,不会忘记她功成不受赏、凯旋归故里的磊落轩昂,还有她脱去战袍后那种青春女子的纯真烂漫。正因为如此,美国迪士尼和中国导演马楚成都先后将其搬上大荧幕,为木兰这一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木兰从军的这一传奇故事的情节线条应该说是简单清晰的:可汗征兵,代父从军——军营拼搏,立功疆场——凯旋而归,辞官归家。在木兰从军这一故事中,有许多可以被利用的类型元素,“忠”“孝”的精神、女性的性别倒错、一场战争、一次可能发生的爱情。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认为木兰故事的核心是关于忠和孝的冲突,因而,木兰在人们印象中就成为了一个尽忠尽孝,侠肝义胆的奇女子。历来文人作家,编剧导演毫不吝啬的将木兰的忠孝两字反复吟诵。在中国影片《花木兰》和美国迪士尼影片《Mulan》中,都是尽力表现木兰的爱国和尽孝。但细细品味之下,同样的爱国行为,却有着别样的文化内涵。

  一、替父从军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暂且不论此场战争的开始是抗击入侵还是为了开阔国土,总之国家征兵,一家要出一名男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中,一开始是想表现木兰的孝道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家中无其他成年男子,父亲年老体弱,若上战场,生死难测,木兰只有易装替父从军。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继续秉持这一观点:木兰父亲要去接军书的时候,她拉住父亲:“爹,你身体不好,你去不了。”出于身体的考虑,木兰阻拦父亲参军,这是孝道。可这毕竟是皇上在号召他的臣民为他战斗,“尽忠”理所当然,可“尽孝”也不容推辞,而折衷的办法就是木兰易装从军。中国历来尊崇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提倡的正是家庭在社会中的本位地位。孟子讲五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其中有三伦在家中,一伦在国家,一伦在社会。可以说,家族集团是构成国家的社会基础。这种家族本位具体的表现在就是“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然后延伸至为国家尽忠。在中国的伦理观念中,“孝”是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是孝的扩大。二者是一致的。

  在美国迪士尼影片《Mulan》中,木兰劝阻父亲接受军牌,说:“爹爹,你不能去。大人,求求您了,我爹他已经为国家效劳一辈子了……”这里木兰给出的理由是父亲年岁已大,而且已经为国效劳了一辈子。这个理由,隐约透露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是有了国家才有个人,当国家需要它臣民的付出时,没有可以拒绝的理由。美国文化的主线却是个人本位,人民对国家的义务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寻求个人的发展,谋求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的目标,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和自由不容侵犯。

  于是,在美国人看来,木兰替父从军的理由也不全是为父着想。影片中,木兰因为女儿身被大军遗弃,她在沮丧之余却意识到:“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潜意识:希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自殖民时期,美国拓荒者们挣脱先前旧世界禁锢于他们身上的社会枷锁以来,自立的精神就一直延续至今,他们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在《Mulan》中,木兰从军的理由就被替换为想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了。

  二、征战沙场

  木兰戍守边关十余年的艰辛磨难和机智英勇,《木兰辞》中仅仅用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简短的几句诗句进行概括描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戎马倥偬,十余年方归,对于如此长的时间跨度,短短的30个字,一带而过。我们只能根据“寒光照铁衣”来想象木兰从军的艰苦,从“壮士十年归”中来臆测木兰战绩的辉煌。然而我们不难想象,戎马生涯,东征西讨,生活条件能好到哪去?战场险恶,浴血厮杀,当身旁战友一个个倒下,木兰的精神又如何能够放松?可艰苦的环境、残酷的厮杀,木兰又是如何能够坚持到凯旋而归呢?在中美的这两部影片中,导演和编剧都尽可能立足现实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注入现代精神理念,努力填补这一叙事空白。

  中国木兰:从忠君走向爱国

  在中国,家与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家齐而后国治”,爱家即爱国。特别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君主是国家的代名词,爱国更容易被理解成忠君,为国而战就等同于是为皇上而战。然而,为皇上而战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战争似乎是为了别人家的事情,但是陪上的却是自己的性命,太不值得了。为什么还要战争了?

  于是,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的木兰一开始害怕死亡,拒绝战争,逃避沙场。她没有因为“为国而战”这个口号就认同兄弟们在沙场上的牺牲。她迷惑于战争的价值与意义,整个战争过程就是木兰内心困扰直至解脱的过程。她本是为父亲才入伍,却不想眼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伴倒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一块块染血的军牌挂了起来。终于,在一次运送粮草过程中,木兰判断失误导致粮草被劫,战友伤亡惨重。面对着一具具同伴的尸体和一辆辆仍在冒着余烟的粮车,木兰不想再打仗不想再看同伴流血的想法占了上风。她开始意志消沉,醉酒逃避。

  汉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受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构影响,与封建机制中的家国同构互为因果。封建机制的家国同构在语言上的反映是,自己是“自家”,别人是“别家”,全体是“大家”,全国是“国家”。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使得社会组织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群体价值观和信念,强烈的群体身份认同感以及频繁的互动使得人们能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有助于组织成员协调一致和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于是,当所谓的“忠君”变成“爱国”之后,困扰着木兰的症结也就迎然而解:她在文泰假死后幡然醒悟——这场战争并非是为皇上,而是为自己、亲人、同伴、家乡甚至祖国而选择的坚守。当魏军依计退守峡谷,却遭大将军背弃,进退两难的时候,木兰为鼓舞士气说道:“今天我们将血染沙场。身后就是自己的家乡,纵然流下最后的血,纵然化成大漠里的一具尸骨,我们也要拼死守护她。要让柔然人知道,我们大魏将士,永不屈服,绝不退让,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从军之初木兰只为忠孝两全;奋战沙场中,她又和同营战友结下情谊,看到了生命的轻与重。木兰之前的“为国而战”只是一句口号,然而当文泰用“死”来逼迫木兰看清时局之后,她才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画上等号。

  美国木兰:爱国与爱我相统一

  在美国人看来,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他们更崇尚个体生命,个人自由与个性奔放。他们把个人置于核心地位,因而他们所构建的是主权在民的政治体制。所谓君主也是为民服务的。国家与个人的利益是不相冲突的,保卫国家和实现个人价值应该是统一的。“为国尽忠”不等于“为国牺牲”。美国民众都是优先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去实现国家利益的。

  于是美国木兰没有过多的纠结于个人与集体,忠君与爱国这一类的问题之中,让她兰难过的是自我价值没有得以实现。在反观自我镜像的独白中,木兰唱出了内心的压抑和渴望:“我无法成为完美的新娘和女儿,莫非我不该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何我的影子那么陌生……我不愿再隐藏真我的心何时我才能看到真我的影子?”这分明是一位不幸被困在昏暗的东方异域的美国少女。她渴望找回真正的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的美国梦。“雪山一战”使木兰成了英雄,实现了个人主义的美国梦。而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并不是常规的军事战略与勇猛顽强,而是美国式的临场发挥的个人急智: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木兰急中生智点燃最后一枚炮弹,制造了一场雪崩,使匈奴军队全军覆没,并在危难中救了李翔。木兰疗伤时不慎暴露身份,被放逐雪山,她开始正视自己替父从军的个人主义动机:“也许我这样做不是为父亲,是为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正当木须龙惋惜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美国梦破灭了的时候,匈奴首领生还的新情况又一次为木兰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木兰赶到京城投入了营救皇帝的战斗,值得注意的是,当士兵们采取传统的战术试图凭借集体的力气撞开皇宫大门营救被当作人质的皇帝时木兰第三次发挥个人急智成功地以智慧战胜体力:她率战友翻墙入宫,乔装成宫女,最终从匈奴手中救了李翔救了皇上,成就了所有“不得志的人”(木须语)的个人主义梦想,完成了辉煌的凤凰涅磐。

  三、凯旋而归

  十余年的浴血奋战,木兰满载军功而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那么大的军功,什么赏赐都能有了。于是,中美两部影片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于这一事件中。

  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皇帝封花木兰为魏国大将军,却被木兰婉言拒绝:“木兰不想为官。征战十二年,从未尽过孝道,我爹多病,请皇上恩准我回家吧。”木兰本非为了封官拜相而战,自然也不会为“大将军”一职而停留眷恋。国家和人民才真真正正是她所眷恋的对象,为此她可以抛弃儿女私情,拒绝心上人文泰私奔的邀请。木兰的爱国情怀已经不仅仅是保家卫国,而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国家得到和平,富强起来。

  爱国既是一种天然的民族情感,又是民族的理性和良知。它是长期以来人们民族意识和对祖国深挚的爱之情感的积淀,作为一种情感,其中交织着感性和理性的因素,但不具有自觉的理性形式。传统爱国观在表现方式上是以情感为主的感性形态的爱国情感,它强烈地表现出对故乡故土的深情眷恋和对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骄傲自豪,具有浓厚的忠君意识和简单的“暴力抗争”的斗争方式。在“大一统”的皇权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人们的心理情感指向自然而然地以忠君爱国为板依,爱国实际上往往成了少数忠臣义士之事,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人们才不得不为保家而卫国。

  而木兰,在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洗礼之后,从理性基础上彻底抽去了封建的忠君的基石,“忠君即爱国”,“爱国必须忠君”等观念已经不再束缚她的思想,她忠于的是国家及人民。所以她坦然的拒绝皇帝的赏赐,并要求回家赡养老父。

  《Mulan》中,木兰救下皇帝之后,全体民众下跪感谢木兰,连皇帝也鞠躬感谢她救了全中国,木兰谢绝皇上后荣归故里。木兰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彻底的肯定,而在木兰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国家的利益也得到了维护。美国人并非不爱国,要不然在独立战争中,也不会有这么多美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强大而战了。但是,这种爱国思想,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各国人民交往的增多,电影的交流得到了蓬勃发展。从美国电影《Mulan》和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关于木兰不同行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中蕴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鲜明的文化特色,观赏电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们对这个国家文化的了解。作者希望人们在欣赏电影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能提高一些文化的敏感度,增强对异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贾东亮,李琳.从电影“Mulan”看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22.

  [2]李书影.花木兰“做自己”的传奇女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134-135.

  [3]吴青青.“花木兰”电影的叙事逻辑和文化阐释,福建艺术,2005(4).

  [4]张岩冰.两种视角看花木兰,社会科学,1993年第三期.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lunwen/425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