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aohaowg.com--热门资讯】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至4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是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3.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能划分雨量的等级。
教具准备
塑料瓶、胶带,剪刀、标尺、雨量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那么你们学过有关雨的古诗吗?如《春夜喜雨》、《春晓》。有没有比它大的雨?
2.下雨时,怎么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听雨声大小、屋檐滴水的大小、看叶子下垂的程度、看水花的大小。)
3.你认为这种方法很科学、很准确吗?
4.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认识雨量
1.谈话:研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天气预报中的播报员是怎样播报雨的?大家认真观察。
2.知道了些什么?雨量,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或什么是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
3.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雨量:毫米)
4.谈话:我们知道了雨的大小用雨量表示,雨量是多少可以用毫米表示,那么雨量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 ?
5.接着出示雨量器,这个你们见过吗?同学们好好看它是什么形状的?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呢?
6.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组成的结构图。给学生介绍。
7.它们是专门用来测量雨量的仪器,科学家把这个仪器叫做雨量器。
8.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量雨量的办法,就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三、探究雨量器的制作
1.先让学生说制作雨量器之前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先想想制作雨量器时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
2.播放制作雨量器的步骤(强调安全及制作的细节。)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4.展示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5.介绍几种简易的雨量器。
6.今天我们亲手制作了一个雨量器,你想用这雨量器做什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用雨量器来测雨吧!
四、雨量器的使用
1.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2.量雨时应从哪儿开始读数?怎样读出雨量的大小?
3.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有没有关系?
4.容器摆放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降雨量吗?
(屋檐下可能会挡到雨水进入容器,还有当雨量太大时,打在水泥地上激起的水花,可能会溅入容器内,影响雨量的测量,所以摆在空旷的草地上搜集到的降雨量较准确。)
5. 测了后怎么判断雨的大小呢?
小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可淋湿衣服,泥土地面全湿,但无积水。
中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可听到雨声,低洼地有少量积水。
大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雨声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积水不退,水沟流水很快。
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50~100毫米之间,大雨倾盆,马路立见积水。
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雨势凶猛,低洼处水深过膝。
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雨量超过200毫米,暴雨铺天盖地而来,常导致山洪暴发,大片农田甚至村庄被淹。
6.让学生观察不同等级雨量的图片。
7.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全年降雨量小,会干旱;夏季降雨量大,会发生洪涝灾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雨量器,学会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并知道雨量等级的划分,以及降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
雨下得有多大
测量雨量的仪器 _______雨量器
小雨:0.1~10毫米
中雨:10~25毫米
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
大暴雨:100~200毫米
特大暴雨:超过2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