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浅谈建筑新材料的发展方向】浅谈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体现论文

爱情文章 时间:2020-12-19

【www.haohaowg.com--爱情文章】

  前言

  文学作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表达亲情,有的忧国忧民,有的托物言志等等,每一类的文学作品自身的都蕴含着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指的就是人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够深刻感受到的其中客观美,这种美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每一位读者对文学作品朗读虽然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但是其中的内在美确是一致的,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

  一、不同风格文学作品体现的审美价值存在差异性

  文学的意义在于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自身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有的表达可能是直抒胸臆,有的表达确是含蓄委婉,虽然不同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表现手法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地方,然而,审美价值确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始终。文学作品因为其情感表达的不同审美价值的风格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是郁郁不得志,心中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情怀,因此,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展现在语言表达上面,让人在赏析其作品时感受到作者当时心中所想所念,感同身受,切实感受到作品中那种凄凉的美及人生的无奈。再例如,辛弃疾的诗歌往往苍劲有力,心中豪迈之情跃跃欲出,他既有词人的气质,又兼具军人的豪情,爱国主义情怀浓厚,豪放词是他词作中的主导风格,雄奇开阔的境界、生动夸张的语言、悲而不颓的精神,构成其词雄深雅健的风格,审美价值的风格雄伟壮丽,让人心中感慨万千,精神抖擞。当代文学而言,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对封建恶势力的批判,揭示封建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和糟践,表达出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痛苦,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集中在一些细节的表述上,细节之处表达情感和思想是其作品的核心理念,因此,文学作品风格的不同,情感表达存在的差异,所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同的。

  二、文學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稳定性较强

  文学作品从创作完成之时其审美价值就产生了,存在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十分稳定的特点,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作品拥有的审美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审美价值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特点,并不以人们的主观臆想而转移,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文学情感表达已经固定,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风格已经成型,而审美价值正是依据于作品的情感和风格而存在的,因此,其稳定行特点十分明显,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此外,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不会因为阶级、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阶级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特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阶级的不同还是地域的差异,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都不受这些因素影响,它可以超越时代、阶级、地域等限制。例如,李白的天才想象、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深沉冷峻、郭沫若的激情飞越、莎士比亚的格调高远,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一旦产生,虽然历经时代的变化,受到阶级因素、民族因素等的影响,其审美价值确是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三、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无价值高低、好坏之分

  不同的文学作品,其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的体现出风格上的差异和情感上的差异,审美价值本身并不高低、好坏之分,因此,不能随意进行褒贬。一般而言,对于审美价值评判高低主要原因在于评判者本身存在的主观差异和爱好,只是主观上的感受,不能因此就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高低的评判。例如,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其情感表达和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美价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更无低劣的区分,无法进行具体评判,因为审美价值本身就是相对比较抽象的,缺乏具体的表现,无法进行比对,再者,审美价值也没有一个比对的标准,这些因素都使得审美价值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高低贵贱之别。

  结语

  从文学作品诞生开始审美价值就伴随始终,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自身价值的大小,审美价值也是文学作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学作品,其自身的审美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学作品本身风格、情感表达做决定的,然而,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审美价值本身也无高低、贵贱之分,其稳定性特征明显,即使经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文化的熏陶,这种稳定性仍然存在。此外,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通常借助于景色的描写、人物形象的表述、情感的表达等来展现,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时应当把握这几种要素,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2][3]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 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

  [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7.88.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9.

  [5]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234.

  [6]左拉.论小说[A].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C].126- 128.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qingganrizhi/9553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