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一生繁华为君开免费阅读】一生繁华半世哀伤美文随笔

情感美文 时间:2018-07-11

【www.haohaowg.com--情感美文】

  他是散文家,是书画家,是词人,是诗人,是独一无二的苏东坡。他才华横 溢却总不合时宜,他随遇自适,也以苦作乐。他为人豁达乐观,也重情重义。他 一生颠沛流离,“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天资聪颖、天分极高,再加上受到其父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 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的影响,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成年之后的苏东坡更是才华横溢,就连当年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他的文章都不由 惊叹说:“吾当避此人一头也!”。二十二岁的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 得了欧阳修的赏识,虽因误会只得第二,却不失为一段佳话,这一小小的插曲反 而使他更为出名。“三年京祭”中,年纪轻轻的苏轼就入第三等,他无疑是世人眼 中的人才,然而说他是人才又觉得像是他推向入世俗之中,世上有太多的人才, 但像苏轼这样元气淋漓又富有人格魅力的却为数不多。

  或许是天妒英才,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为母丁忧八年的苏轼再度还朝时, 北宋早已变幻了气候,繁荣的假象下实则是日益严峻的政治危机,昔日的师友也 因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被迫离京。苏轼思想保守,又不满于新法对老百 姓的迫害,于是便上书反对新法?他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不容于朝廷的苏轼 被贬杭州,可贵的是他不但没有变得颓废、萧条反而政绩显著、深得民心。然而 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往往是渺小的,苏轼终究还是迎来了他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 劫难,“乌台诗案”曾一度将他推向了绝境。这场牢狱之灾令他心灰意冷,心情郁 闷,初到黄州时,他曾无奈地写下“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 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来以苦作乐,这也是苏轼人格的基本特征。为排 谴内心的苦闷,他也曾多次到黄州外的赤壁山游览,为世人留下了《赤壁赋》、 《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诸多不朽之作。他开垦城东坡地、搭 建“雪堂”,并给自称“东坡居士”。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这就是苏东坡,此般豁达,此般高雅。

  年幼的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她很赏识苏东坡,这使他一朝间又成 了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然而“不识时务”的苏东坡再度与执政党唱起了对台戏, 以至于他不容于新党也不能见谅于旧党。无奈之下,他只好自求外调,成了苏州 太守。他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在苏州,他修筑苏堤治理水患,深得民心。他 曾自比唐代白居易来表明自己生活的惬意。只可惜好景不长,高太后去世后,新 党当政,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旧敌的,于是苏东坡被贬儋州,直至徽宗即位 才得以北归。他在生命油尽灯枯之时写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 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读他的绝笔之作,难免心生凄凉之感,苏东坡令 人敬佩,也使人心疼,敬佩的是他面对命运的一次次调侃所表现出的那份淡然与 豁达,心疼的是他字里行间隐约的哀伤。

  如若说被贬是苦,苏东坡的一生都与这种苦有着千四丝万缕的联系,但不论 贬官何处,他都能收获到一些珍贵的东西,结交无数的知己好友。他与禅师佛印 的友谊就是一段佳话。在黄州时,苏东坡遇到了佛印,二人很是投缘,常常有书 信往来,二人曾相互调侃到“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快乐如童子。 诸如此类,他们之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童真的苏东坡。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shangganwenzhang/3824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