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农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_农业经济发展措施论文

经济论文 时间:2024-01-17

【www.haohaowg.com--经济论文】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在逐渐提升,可以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农村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提高农业发展效率的措施,提升其发展效率与发展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1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对策

  摘要: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关系着每个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农业产业化仍比较滞后。

  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一个难题。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开来,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逐步进入到滞缓状态。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工作,并推出了不少惠农政策与法律法规,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所增加。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为例,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1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黄家坝镇位于贵州东北部,遵义市东部,湄潭县腹地。

  全镇面积为186km2,耕地面积为3466.66hm2,人均耕地面积713.33m2。

  现有农业人口4.86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也是贵州百强乡镇之一,有“小江南”之称。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4.9℃左右,年无霜期平均为284d,年均降水量为1137mm。

  近年来办事处密切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在培育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畜牧、乡村旅游”四大产业。

  随着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的加快,本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20余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334hm2,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76d45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d300元,比上年增加了1d200余元。

  2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经济发展形式仍以粗放型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安于现状,只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

  小家小户单独耕种模式仍是主流,而机械化连片耕作的推广才刚刚起步。

  农业产业仍以粗放型、传统型的种养业为主[1]。

  就当前来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上并不多,规模偏小,并缺乏鲜明的特色。

  这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后劲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农村地区“通水、通电、通路、通车”等状况还不是十分完善;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老化,多数设施已陈旧,近年来虽然得到一些改善,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田间也缺少配套设施,导致农业生产处于不十分可控的局面。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点:首先,地方财力有限,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扶持,资金缺口较大;其次,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不少农业基础设施产权模糊,承贷主体不明确,加上贷款额度偏大,周期长,抵押物难以落实,导致农村基础建设信贷投入乏力[2]。

  2.3当地农业经济结构中的农民素质不高

  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文化水平明显高于老一辈农民。

  而这些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的意愿不高,大多选择进城务工或进入乡镇从事非农业工作。

  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与儿童。

  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具有文化低、素质低的特点。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养与农业技能水平偏低,极大制约了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的推进,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3黄家坝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不管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还是增加农业综合效益,都与土地规模化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抓好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我办事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产权关系也基本明晰,土地确权工作也基本完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那么,怎样保障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当前镇政府要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明白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通过发放明白纸、专题介绍、广播、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同时,打造土地流转成功案例,利用典型示范、效益吸引的方式让农民群众能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增强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3]。

  3.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要从资金、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可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积极争取扶持资金。

  要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并依托农业项目支持,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通信建设等。

  同时,还应努力争取各种社会资金,抓好抗旱水库、大小水利沟渠、清洁水管网等基础工程建设。

  3.3大力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首先,严格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税收、信贷、用地、用电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业生产加工企业。

  同时,逐步加大对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通过补助、贴息、信贷担保等手段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将农业产加销有效衔接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其次,根据“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内部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最后,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4]。

  各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主导产业与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从而形成良性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3.4加强农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

  首先要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构建县、镇、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明确各级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职能,合理设置、优化布局,形成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

  同时,加大与农业院校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快科技攻关,研究更多新的科技成果。

  其次,安排科技人员直接到农村、田地去指导农户,将良种良法送到农户手中。

  最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通过开办农技培训班、田间学校、广播电视讲座等方式组织农民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实用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种植水平。

  对新生代农民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理念,打破对“农民”的传统认知,让他们将农民当作一个职业来做。

  要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免费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学习更多经营管理知识与农技知识,以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

  这样才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勇.浅谈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28(6):29-30.

  [2]覃艳芳,周建宽,覃荣革,等.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16-17.

  [3]孙然峰.临沂市兰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26(7):320-321.

  [4]吴朗平,黄焕云,骆涛林.浅析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营销,2011,15(7):171-171.

  第2篇: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在逐渐提升,可以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农村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提高农业发展效率的措施,提升其发展效率与发展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转变,有效解决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问题。

  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还能增强农业的生产效果,优化农业发展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工作方式。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对农业经济发展转变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操作者可以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工作,逐渐改善与优化农业操作方式,减少劳动力的工作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技术的优化,全面推广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与现代化的技术,有效提升农业发展效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1]。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期间,农业经济转变方式也受到其影响。

  主要因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为农业经济转变提供积极的指导,这就充分说明,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全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

  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模式也有所改善,农业科学技术可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支撑[2]。

  在高新技术逐渐发展的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可以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效率,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速度,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有所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发展效率。

  具体应用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国家大力宣传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情况下,全国多数区域的生产方式都已经成为了机械化,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还在应用传统的机械化作业方式,不能快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难以优化其发展效率。

  因此,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必须要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农民讲解一些专业的机械化知识与技能,使得农民可以有效掌握机械操作方式。

  同时,还要为偏远山区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积极购买各类先进的机械设备,为其树立正确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观念,优化农业生产体系[4]。

  2、农业产权流转方式

  全国各个农业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根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型特点,改善耕地分散与土地制度,并且利用产权转让方式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限制。

  然而,目前部分农民过于重视自身短期利益,不能促进全国农业长远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全国农业部门必须要提升农业生产灵活性,加快农业产权的流转速度。

  同时,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要鼓励各级政府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化农业土地产权结构。

  通过农业产权流转政策的分析,政府部门需要鼓励农民应用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提升农业的生产活性与生产效率,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的发展效果。

  3、制定完善的科研创新制度

  在全国农业化发展进程中,先进机械设备与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发展效率,增强农业机械化与技术的先进性,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与工作效率,进而加快全国农村的发展速度。

  然而,目前部分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科研创新力度不足的现象,难以提升农业科研技术的应用效率与应用质量,无法提升其发展效益。

  因此,农业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通过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全国农村机械设备的应用质量,实时更新全国农业机械技术。

  首先,农业管理部门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逐渐创新机械技术,加大资金的投入,为科研创新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使农业机械技术科研创新部门得到有力支持。

  其次,农业科研技术创新部门要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建设科研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借鉴国外先进机械设备科研技术。

  最后,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全面分析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机械进行改造,使农业科研技术创新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建设专业的农业机械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与质量。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lunwen/30431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