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论文

社会论文 时间:2024-01-25

【www.haohaowg.com--社会论文】

  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谈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的就业弊端

  摘要: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现实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在这一办学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均为办学的主体,均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得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就业优势不明显等。

  本文从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理念出发,剖析我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所培养人才存在的就业弊端,具体见下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业弊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保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的新举措。

  新世纪以来,这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从总体发展模式上看,我国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方向等。

  1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最早源于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和英国的“三明治制度”。

  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则是由我国学者总结出来的,它主要是指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有两个主体,一为学校,二为企业。

  也可以将其比喻为太极中的阴阳两部分,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见,在整体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主人,均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是通力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关系。

  在整体的办学过程和人才模式中,学校与企业需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培训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技能评估等,

  从而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既体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和生产实践上的合作,又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和培养全过程中的合作。

  [1,2]可见,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使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又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达到了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双重发展的目的,但是双方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均需发挥各自的优势。

  2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就业弊端

  2.1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培养的人才缺乏远见纵观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模式仅停留在企业对学校教学设备的捐助、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等方面。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对学校与企业来说,意义不大。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政府制度不完善,它们虽在积极地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但是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陈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确立,教材的选择、学生成绩和技能的评定由学校统一负责,当学生涉及实训和实习时才会想到企业,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3]这种不健全的合作机制,使得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层均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层不积极与学校合作,学校管理层对企业不够了解,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局限性,导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光短浅,培养的人才也缺乏远见,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2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如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以盈利为目的;学校是社会的办学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两者的目标不一致,使得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企业与学校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基础上,仅局限在表面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想着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并未从企业真正的需求出发,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日后的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3,4]使企业的利益、经济利益和人才储备与学校的利益、提供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统一平衡,使得学校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很重要。

  2.3学校与企业的工学形式化使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的确引荐了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教学模式,即1+1+1或1+1+1+1的教学过程,

  如先让学生学习一年的理论知识,第二年、第三年把学生派到企业学习1年或2年的实践知识,表面上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实习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的实习企业并不涉及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使得这一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幌子。

  据调查,深圳某一职业高校的会计专业,90%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去了电子厂进行生产零件的加工实习,学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深圳某高职院校实习专业不对口的做法实际上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相联系已经毋庸置疑,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在前一年的理论学习因为在后一年没有被运用导致搁置甚至放弃。

  这种工学的形式化,用“苍白”二字形容学生对于之前的知识绝不为过。

  久而久之,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埋下了深度隐患。

  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不丰富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如何适应日后的企业发展,如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3结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在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将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

  但是纵观我国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就业弊端,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必须重视资源,

  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不能仅仅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深远发展的利益,更要考虑到主角学生的受益程度。

  因此,实现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互利互赢,是全社会需要给予持续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苏丹.试析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才,2013(06):140-141.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70-72.

  [3]…曾琦斐.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理论思考[J].成人教育,2015(04):27-30.

  [4]…赵秋兰,郝源,张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切入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2(30):8-9.

  “4+1” 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教学条件衔接问题

  摘要:针对“4+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阶段在教学条件的衔接方面存在的建设水平不均衡、与部队实际脱节、建设经费来源单一、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

  作者提出改变办学思想、拓宽建设途径、增加联教联训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增加两阶段有效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历教育;任职教育;教学条件;衔接

  0引言

  “4+1”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军事专业人才分段式培养的新路子,而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其培养过程中普通本科教育阶段和军事任职培训阶段的边界衔接问题,是我军现代化军事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查阅大量资料显示,针对普通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在学科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员衔接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于教学条件的衔接问题鲜有论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予以分析和论述。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lunwen/30593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