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哲学论文 时间:2024-02-25

【www.haohaowg.com--哲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哲学论文应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仅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要尊重“当下中国性”原则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时候,不能不顾实际地去创新,依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原则。

  即尊重“当下的中国性”原则是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和基本原则。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时候,必须首先对“当下中国性”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而对“当下中国性”的了解,又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的具体的国情。

  国情,一般而言,指的是某国在某发展阶段的自然情况、社会历史情况以及现实的情况的综合和统一。

  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即基本国情和具体的国情。

  基本国情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历史发展阶段”;具体国情则是“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 。

  国情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或者说是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道路。

  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条自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的逻辑连线(例如从自我意识、国家和法等等下降到市民社会)。

  例如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时期,他就是立足于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并借此来对当时德国的制度进行批判,进而“在这种原则中找到政治激进主义和自由无神论的哲学根源” 。

  在《莱茵报》期间,他则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考察,通过对于物质利益的“难事”来对国家的制度进行批判。

  自1844年之后,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认识以及恩格斯的触动,使得其思想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就逐渐转移到了政治经济学上,通过《巴黎手稿》,他进一步挖掘出了一系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当时之所以将主要的心思放到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经济考察上,主要原因就是他对于当时的国情和实际的考察,关注到了“当下的现实性”或者说是关照到了“当下的德国性”。

  具体而言,则是由于以下的两个原因:其一是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正在经历愈发变强的同质化的历程。

  这一同质化过程表现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种因素都呈现出了隶属于经济因素的特征。

  也即认识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了,是故,“经济基层面的内在矛盾运动过程”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内涵” 。

  第二就是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未有能力改变这一趋势。

  这是由资本家的本性决定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之中,不难发现,其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历史本质论和历史运作论的层面。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只要是人们离不开吃、穿、住、用、行,就必须受制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才真正是历史本质论方面的内涵。

  但这也并不是说在任何一种社会的形态之中,以上的历史本质论内涵都会在历史的运作方面直接表现出来,并成为其主宰。

  在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能使马克思来怀疑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这样的社会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方向上的一致性。

  所以,马克思必然会将自己的研究重心转向对历史之本质的考察和挖掘上面。

  现在,我们着手的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新,所站的现实语境与理论视角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我们所进行的经济建设,就不能单纯依靠经济本身的力量来进行,市场调节是重要的手段,但只是手段之一,而非全部。

  这也就意味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

  而对于文化、政治等的建设,又并不是仅仅隶属于经济运行的自发性力量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阐释就必须注重历史本质与历史运作之间的辩证联系,就如赫勒所说的那样,“每次我谈到发展逻辑时,我都是在谈论社会本体论的具体化的过程。

  说到底,一种趋势一旦被发现,它很快就会盛行,并将被具体化, 因为它会发展出在各种不同情境和环境中保持自己同一性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构成成分出现了。”

  因此,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捡起那些马克思在哲学旅程之中所超越的理论方面的东西。

  在充分关心经济基础的内在组成部分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于个体的存在论诉求(当然也包括意义的诉求)、社会各个阶层的和谐性的诉求、相关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诉求等等因素也予以充分的关切。

  我们对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新,说到底就是要建构一种建设性与批判性共存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然而,我们每个人自身又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物,是现实生活的存在物,受到社会现实、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我们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变的时候,外部世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自身。

  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仅仅只关注传统的问题域,还应该注重将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将其纳入到历史运作层面的社会现实之中去,纳入到对社会现实的考察、分析之中。

  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才能获得理论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更加切近生活,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拓展这一理论路径的时候,要避免走极端,也就是要避免仅仅只是从历史运作层面来考察这一现象。

  这样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新,是很难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中国的真实域境的。

  哲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就是建立在由现代性所构建出的普遍强制的领域已没有了任何的缝隙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建立在德国国情的基础之上。

  我们在此且不论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 但是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那就是这一理论显然是和当下中国现代性的实际不相符合的。

  是故,在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时候,不能不切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将对于理论创新的考察纳入到现实之中,以便获得现实的支持。

  在关照“当下中国性”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不能只是关注本质,而忽视掉现象界本身,应该做到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结合起来考察,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lunwen/31202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