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_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热门资讯 时间:2024-01-01

【www.haohaowg.com--热门资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文系中的热门专业,其论文的学术性也是很高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1

  论鲁迅作品的审美价值

  摘要: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著、更强烈。

  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解学习作家作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鲁迅;文学作品;审美观照;情感;价值

  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建国以来,虽然几经课改和选编争议,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仍然占据首要位置,无论是选用的数量,还是在教学中所占的份量都是古今中外任何作家都无法相比的。

  但鲁迅作品的教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难题,就是教师与学生对鲁迅作品缺乏兴趣,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按照既有的程式组织教学。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育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问题。

  鲁迅的作品没有激起教师的兴趣,教师必然不能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学生,加之鲁迅作品的“深奥晦涩”,学生不免有畏难的心理。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鲁迅作品,其中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占一半以上,因此,笔者试图从鲁迅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入手,从情感和审美的角度,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鲁迅是“五四”前夜走上中国文化舞台的主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最清醒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

  由于时代的原因,由于鲁迅思想的深邃性,革命的彻底性和斗争的坚定性,以及教育者认识的局限性和传统习惯的束缚,使得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一直侧重政治思想和阶级立场的层面,而忽略其作品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

  笔者认为: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深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饱含着特殊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只是鲁迅的审美视角和表现美的方式与众不同,需要研究者、教育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审美观照和总体把握。

  如果只注重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必然有损于其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教育作用,影响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的整体架构。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这是1940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

  由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战争时期对文化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当时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首要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和对革命斗争的作用,而不是用审美的眼光观照哪怕是优美如画的的小说和诗歌,但这并不能抹杀作品本身蕴涵的审美价值。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的文学作品表现美的方式也同样具有硬骨头的特点。

  1. 审美表现的反向性

  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但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表现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作家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作品通过正面的描绘或歌颂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想往。

  如: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有的作品则通过揭露生活中的“丑”,从反面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

  如:果戈理的《死魂灵》、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多数属于后者。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具有钩魂涉魄的目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阴暗面”、并能够对违反常规的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在讽刺、批判中表现正面的理想。

  作品中体现的是审美的负价值。

  鲁迅的《呐喊》收录14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18—1922年。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复杂的社会矛盾,对旧中国旧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

  通过否定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希望社会变革的理想和追求。

  同样,《彷徨》收录的11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24—1926年,作品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这些作品,很少具有正面典型的塑造及和谐、闲雅、优美的生活图景。

  如:选自《呐喊》的《孔乙已》,塑造了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他穷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最终成为可怜又可笑的滑稽形象。

  作者是通过抨击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和谴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中,表达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

  同样,《阿Q正传》中塑造的自欺欺人的“阿Q”形象,也同样是扭曲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就的“可怜虫”形象。

  作者通过对阿Q的否定,从反面表达了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

  鲁迅是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熔铸于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封建社会的揭露中。

  美学价值深置于作品的底层,饱含在揭露“丑”的无奈中。

  2. 审美情感的深刻性

  美的事物不仅具有表现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精神的内容,而且要具有适宜的感性形式,并且这种形式一般是鲜明的、宜人的。

  鲁迅文学作品中美的精神、美的内容,往往重于美的形式,更多的体现在思想、认识和道德方面的积极力量和斗争气概,与通过形式美打动人,吸引人的其它文学艺术表现美的方式有所不同。

  这是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和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鲁迅的小说《药》,写于1919年,其中的系列环境描写: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的阴冷,到“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的一点微弱的希望;从 “而且路上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的一点亮光到“太阳也出来了”,光明就在眼前的发展变化。

  没有灯红酒绿、姹紫嫣红的明丽与热烈,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没有外在形式的吸引,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需要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体会,分析、理解。

  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统一的。

  看似随意,但情在深处,爱在恨中。

  写作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是其他同类作品无法企及的。

  《药》以环境描写为载体,穿插于全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读者透过环境的凄凉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爱之深,痛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深层,因时代背景而不能点明的理想寄托。

  鲁迅的美学思想是革命功利主义的,鲁迅是将他的美感、理智感与道德感统一在起来,达到思想美与艺术美、表象美与深层美的有机结合。

  3. 审美价值的潜在性

  鲁迅生活在20世纪初黑暗的旧中国,时代的原因,使其著作具有特殊性,即使是文学作品,也多半是批判、揭露和讽刺之作。

  他发出的多是无可奈何而又不甘寂寞的“呐喊”。

  时常在“徬徨”中探索,在苦闷中前行,有时迫于时局,又不得不隐讳其意。

  由于寄托深,使读者较难领会作品的用意,更无暇顾及蕴含其中的情感因素和审美价值。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讲,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为艺术而艺术”在他的作品中是找不到的。

  鲁迅一向被看作是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全面、最坚决,也最持久的作家。

  因而,其作品主要是批判和揭露,其美学价值和审美倾向往往深含其中,常常被忽视、被遗忘。

  《祝福》、《伤逝》一类的小说自不必说,即使是饱含真情的《故乡》,《社戏》,审美意象也不那么分明。

  《故乡》是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深情。

  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和月夜沙地中的英俊少年……是作者儿时故乡的优美图景和壮美场面的重现,闪烁着艺术美的光辉。

  但在作品中不过是作者脑海中的印迹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这种美的表现中体现的情感,是作为眼前“破败”的故乡和作者失望之情的对比和反衬,以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

  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潜藏在回故乡前后的叙述中,现实的无可奈何和不甘如此的矛盾构成了作品复杂的感情基调。

  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习俗的思考,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潜在隐蔽,却往往更执著、更强烈。

  外表冷漠,内心炽热。

  中学语文课是美育的神圣领地,是美育的最好教材。

  而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美育的实施。

  相反,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领悟其作品的美感因素,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悟美,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好知、乐知的状态中,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2

  探析学者散文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

  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

  论文关键词:学者散文矛盾危机想象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

  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

  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

  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

  众多学者对 “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

  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

  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

  ”,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

  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

  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

  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 “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

  ……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

  ”,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战争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

  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

  ”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

  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news/30098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