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时代新课程_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论文

建设方案 时间:2015-06-25

【www.haohaowg.com--建设方案】

  新课程需要有新的学校文化作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而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新课程提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因此,以新课改为契机,重建学校文化,对新课程的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内涵

  我们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新课程作为立足点,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与课程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其核心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念。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文化学和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亚文化;第二,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第三,从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等等。

  二、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加关注学校文化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1.学校文化是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富兰总结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大类十五种因素;辛德等人综合了有关课程实施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共十五种因素;耐斯等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课程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另外,我国香港学者李子建等人,内地学者靳玉乐、施良方、黄甫全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都作了代表性研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其中,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内隐而又强有力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课程实施。

  2.新课程改革要实现学校文化的再生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过程,课程实施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全局。课程理论界对课程实施取向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辛德等人提出的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三种取向;一种是侯斯提出的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种取向。应该说,以上几种取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在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取向的同时,把课程缔造取向和文化观作为目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权力结构的变化、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师生个人的发展。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显现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的变革,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改变将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2)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沙因认为:“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决定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教育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 (3)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哲学、教育观念等是制约课程改革最深层的因素,而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的精神、信念、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学校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种形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背景,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的“土壤”。

  三、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的基本理念

  1.学习

  新课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改革方案,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管理以及评价等都要求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地,因此,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校里的全体成员都要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角色,使教职工凭借创造性的学习来更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个体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2.生活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要求学校课程必须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校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因此,“生活”不仅是课程所强调的核心概念,同样也是学习型学校文化所应该包括的核心要素。

  3.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我”关系,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另外,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和职工之间也应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交往对话关系,相互真诚地交往、积极地沟通、广泛地合作,以求共同的进步。

  4.探究

  就课程改革本身而言,改革需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重新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评价,都需要不断地探究才能作出课程改革的决策。就教学过程本身而言,面对着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学校应该具有一种学习、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文化土壤”和精神动力。

  5.创新

  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而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创新,学校要具备创新的氛围。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重新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6.反思

  反思既有对过去的理解——批判性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尝试——探索性反思;既有对个人的自我反思,也有对他人及环境的反思;既有个人独立的反思,也有团体合作的反思。新课程要求学校全体成员要以自己的工作、活动以及学校的工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工作、学习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及学校工作的运行状况进行检视,还应进一步立足于自我之外进行批判性的自我考察和探索性的反思。

  四、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的实践策略

  1.全员化的重建主体

  学校文化重建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等全体师生员工,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也充当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也是学校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在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期望教师文化发展到自然合作文化状态,甚至于其合作可以超越学校,达致校际联盟、多校网络和教师工会的程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已经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具有极大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并且逐步建立了一种平等、合作和对话的新型学生文化。同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应着力于建立一种民主互动的沟通机制,把激发以及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校拥有一支充满凝聚力的优秀团队。另外,学校服务人员还应该随时注重更新各自的服务理念,转变学校服务人员的思想观念,规范自身的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方式,从而提升学校的服务文化。

  2.多层次的重建内容

  从层次与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核心,而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呈逐步深入的发展趋向,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学校文化整体。学校文化重建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3.系统化的重建方法

  (1)构筑学校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前提条件,它是激发全校教职员工持续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和帮助教师挖掘内心深处的个人理想和愿望。学校要不断挖掘领导与教职工的个人愿景,尊重个人愿景,引导个人愿景,将领导者、个人的愿景转变为学校愿景,使个人愿景逐渐靠近学校愿景并与之融合,最终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2)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新课程针对以前我国课程管理和课程结构中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校本课程有两方面的内容:1、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本校的课程;2、学校根据本校的资源情况、师生需求,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后的课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文化,其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开发校本课程便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3)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我们必须赋予教师以“教师即研究者”、“校本教研”等理念。学校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学校文化,因此,我们要通过制度化建设,使校本教研的理念制度化,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使之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永恒动力和内在机制。

  (4)重构学校组织结构。首先,重构扁平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学校要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转移,以使学校决策部门尽量接近教职工和学生,并让基层单位或成员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从而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学校组织结构。

  其次,重构弹性化的学校组织结构。弹性化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简单,高度分化的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决策权与控制权充分下放。

  (5)建立健全组织学习机制。学习型学校的学习机制是开放的、民主的,而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建立健全的组织学习机制,首先要树立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其次要运用多样化的组织学习方式。

  4.发展性的重建评价

  (1)评价功能发展化。评价学校文化不仅要注重学校文化自身的质量,而且更应该注重学校文化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否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

  (2)评价主体互动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士都应该参与到学校文化的评价过程中,大家在平等、民主的互动过程中关注学校文化的发展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以及学校发展的职责。

  (3)评价内容多元化。借鉴新课程的评价内容多元化的理念,学校文化的评价内容也应该多元化,不仅要注重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还要注重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原则、方法等的评价。

  (4)评价过程动态化。对学校文化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另外,还要使评价过程与建设过程整合,在建设过程中评价、在评价中建设,使之成为促进学校文化发展以及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的新途径。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fangan/1154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