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建设方案 时间:2023-12-31

【www.haohaowg.com--建设方案】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和而不同”,“和合”思想是“和谐”文化的来源。和谐即和平、协调、和善。和谐文化是一种精神上对和谐的追求,并在现实中通过一定途径构建的文化体系,是在思考认识和谐现象、本质以及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而构建的一种社会与文化的良性统一。

  第一篇

  一、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工作由教务处总体负责,各教学系具体组织实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团学工作则分属于另外一套工作系统,即由学生处、团委总体负责,各教学系党总支、团总支具体组织实施。

  与这种条块分割管理体制配套的是两班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教学工作的有教务处处长、教学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广大专任教师等;负责团学工作的包括学生处长、团委书记、教学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思想政治辅导员等思政工作人员。

  这种管理体制看似分工明确、组织完备,实则育人责任不明确,管理资源分散,极易出现“配”而不“合”、相互排斥的现象,

  往往对专业技能竞赛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表面化、庸俗化:一方面,担负专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同志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统统是团学工作的事,常埋怨学风差、校风差是团学工作失职;有的认为团学工作形式主义盛行,不符合青年实际;有的甚至认为团学工作无外乎是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是服务于教学的纯粹辅助性工作等。

  另一方面,思政工作人员常埋怨教学工作者只教书不育人,只重学习成绩,不管教学纪律;轻视团学工作,反感学生活动;管理方式刚硬,人性关怀不足等。

  加之教学工作与团学工作长期各自为阵,团学活动的策划与教学进程步调不一,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缺陷日益凸显,对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二、具体实施策略

  1.搭建平台,完善制度设计。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规范工作,建立统一的工作指挥体系。

  要以育人为中心,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包括教学处、学生处、团委、各院系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技能竞赛与文化建设紧密配合的管理机制。

  为了统筹技能竞赛组织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院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技能竞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业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规划》、《专业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技能竞赛与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2.强化意识,营造竞赛文化氛围。

  强化师生的参与意识,拓宽视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把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变成师生交流切磋、取长补短的载体,以及激扬青春、塑造形象的舞台。

  学院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节、技能节,年初开幕,年底闭幕,活动贯穿全年,将技能节活动开展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融入教学过程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将竞赛精英选拔培训效益惠及全体学生。

  充分利用学院教学实训资源,承接省、市、企业各类技能比武或竞赛活动,策划创办校企同台竞技活动,让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在同一平台进行技艺切磋,共同学习提高,校企文化互相浸润,营造浓郁的校园竞技文化氛围。

  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在开展技能竞赛培训、技能比武和实习实训时,注重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贯穿于建设的整个过程,努力营造高职校园敢闯敢拼的职场氛围,不断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炼就师生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和优异成绩的取得辅垫坚实的基础。

  3.展开宣传引导,大力宣扬竞技文化。

  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体,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院、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经验交流座谈会”,由获奖的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向低年级学生代表、领导、教师等与会人员介绍竞赛过程、获奖感悟

  通过座谈交流,不仅能为今后的竞赛积累经验,起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建”的最终目的,更能激发全体师生参与竞赛的兴趣和斗志,增强团体意识、竞争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院每年年底还召开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技能训练工作表彰大会。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典型的推介,逐渐在校园里培植出人人参与、争当先进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第二篇

  一、和谐文化内涵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和而不同”,“和合”思想是“和谐”文化的来源。

  和谐即和平、协调、和善。

  和谐文化是一种精神上对和谐的追求,并在现实中通过一定途径构建的文化体系,是在思考认识和谐现象、本质以及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而构建的一种社会与文化的良性统一。

  高职院校中的和谐文化即校园中各方面的和谐,比如个人与班级和谐、师生和谐、同学间和谐、专业学科设置和谐等。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联系。

  二、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应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高校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物质文化推动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是唯物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有效利用。

  将文化寄托于物质,以可视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人文修养等各项素质。

  比如,在学生的生活环境、活动场所、学习空间,以悬挂标语、树立指示牌、搭建报亭等方式加强宣传,学生耳濡目染,思想行为自然得到改善;创新文化宣传载体,

  建设文化网站,通过微博、QQ、校内网等方式分享和谐文化建设经验;张贴著名人物画像,张贴文化标语,宣传院校著名成功人物;对院校内的广场、路、楼、实训基地等场所以伟大人物命名。

  重视物质文化构建,师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思想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

  院校中的宽敞教室、雄伟的楼栋、精致的盆景、干净舒适的跑道、严谨的校训、温暖的提示等为和谐文化添姿增彩,各基础设施体现美学特征。

  无论师生还是校外友人,置身于优美院校,身心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产生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在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环境中,师生心灵得到熏陶,人与人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二)应采用活动方式

  构建和谐文化需要院校各主体间相互交流。

  高校应以活动的方式培养院校主体间的创新、主动意识,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彼此,扩大共识,为和谐文化奠定基础。

  比如,专业班级间的联谊会可解决大学生下课各奔寝室缺乏交流的现状;组织篮球友谊赛,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另外,发挥院校社团力量,比如吉他协会、记者团、文学社、街舞俱乐部、书画社等。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社团,提高交际能力,扩展了人脉,锻炼了综合素养。

  (三)应加强制度建设

  建设和谐院校文化,制度是保障。

  只有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参。

  高职院校建设和谐文化,也就是要在考试制度、教学制度、就业制度、招生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和谐构建。

  人才培养是各项制度的目标,各项制度间应相互补充依存,共同进步。

  以建设院校和谐文化的目标为出发点,高职院校要实时调整专业、合理设置课程、创新管理、突出办学优势、改革培养模式,做到精致管理。

  另外,制度应该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摈弃制度管人、制度“压、堵”理念。

  要创新制度,综合考虑各层面因素,做到新制度与现实间的和谐共存、先进制度引进与本校制度间的和谐等。

  良好的文化环境、教育氛围需要制度文化的构建,对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促进院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应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并不是落后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其地位更加重要。

  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传统文化推动了老一辈国人在艰苦环境中奋发向上。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成效进步明显,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作风。

  高校生接触思想较为前沿,受网络信息的无国界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难免会侵蚀学生的观念,为院校和谐文化构建造成巨大的阻碍。

  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被圣贤大加传颂,比如治国之道、做人之道、交际之道等。

  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时,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宣传,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丰富院校和谐文化内涵。

  三、结语

  “和谐”自古被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都是和谐的体现。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交流,感受校园和谐魅力。

  无论是高职院校管理者,还是教师或者学生,都应该努力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出一把力。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fangan/30079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