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古代史时间轴|古代史论文

历史 时间:2024-03-28

【www.haohaowg.com--历史】

  中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正如拿破仑所说“中国是一头巨大的狮子,不要惊动他,让他沉睡吧,他只要一惊醒,将会震动全世界”。没错,中国的出现,造就了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中国的崛起,改写了全人类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史论文,欢迎参考!

  古代史论文

  我从事中国 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的工作,纯属偶然。

  在中学读书时,我数学学得不错,原打算毕业后考理工科。

  不幸因为家庭发生变故,xx年高中二年级结业后不得不辍学。

  一年以后再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时,没有学过高三数学物理等课程的我,只得选择了因爱看小说而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文学系。

  同等学力的录取比例据说是百分之五,我 自然 对报考名牌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想也不敢想。

  大学考上了,自己并不满意。

  xx年春来到北平,由于特殊原因,先是在华北文法学院借读,秋后又转为正式生。

  xx年北平解放,不久我便走上了工作岗位,到过 农村 ,下过部队。

  到这时为止,我对中国古代史还是很陌生的,有关知识也极浅薄(仅在大学里学过一点点)。

  用“一穷二白”去形容,决不过分。

  然而命运却注定要把我与中国古代史拴在一起,拴一辈子。

  1954年,由于某种机遇,我被调到北大,先在 法律 系辅导、讲授中国 政治 、法律制度史,开始部分涉及中国古代史;后转 历史 系,从此便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直到今天。

  四十多年来,原本“一穷二白”,后来一直也没有得到机会脱产 学习 、进修的我,其所以在中国古代史工作岗位上未遭淘汰,还能基本上完成任务,靠的便是北大学术气氛的熏陶,而主要以通过自学的形式来实现。

  在这一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厚积薄发

  在燕园里很早就流行一个比喻:如果将讲课 内容 比作一杯水,那么教师本人的学识便应相当于一桶水,方能应付裕如。

  每当我在辅导、答疑中被同学问得瞠目结舌、背上冒汗之时,便自然而然想起这个比喻。

  这也就是要求教师厚积薄发。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书,将王鸣盛《蛾术编》之“蛾”念é,一位老馆员委婉地指出我念了别字,当念yí,义同蚁。

  这“一字师”也再次提醒我学海无涯,自己知识太浅薄了,必须尽快地积累,再积累。

  在摸索中,我不断积累目录学、 文献 学知识。

  这得力于藏书丰富的北大图书馆者綦多。

  50年代的馆员个个业务娴熟,工作认真负责,知无不答;而且教员可以自由出入书库,十分方便。

  当我逐渐懂得《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以及今人有关论著的价值之后,便以之为指导,

  将其中所载重要的或我感兴趣的书借回阅读,做卡片、索引,或径直在书库中浏览序跋等,广泛增加感性知识。

  同时也购置一些书,每月总要跑琉璃厂等地一趟,并把它视为极大乐趣。

  由于有了一些目录学、文献学知识,便懂得哪些书该买,哪些书可暂不买。

  如《汉书》、《后汉书》便买王先谦补注、集解本;学术笔记首先买《廿二史考异》、《廿二史记》、《十七史商榷》;

  《周礼》买孙诒让正义本;《仪礼》买胡培正义本;《礼记》买孙希旦集解本;诸子则主要买世界书局的诸子集成本等。

  这些书都对丰富我的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坦白地说,改革开放以前,和许多教师一样,对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如二十四史、五经等,是没有时间,

  也没有条件(包括“白专”帽子的威胁)像前辈学者当年那样系统阅读、钻研,打下深厚功底的;[1]就我来说,充其量只不过是通过一般浏览,有个大体印象而已。

  我的学力只能做到:借助于这个大体印象,加上直接间接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书(如“引得”)、辨伪书、类书,

  以至内容丰富的学术笔记(如《日知录》、《陔余丛考》)、论文等,一般能够尽快了解一部古书的真伪、价值、存亡,到哪里去查找佚文;或比较迅速地搜集到某一 问题 的有关资料。

  举一例:70年代初有一位邻居是北京林学院的老师,他认定我教中国古代史便该懂得查找唐宋时期牡丹栽植的历史资料,于是便把一外地来信请教他的这个问题,转托于我。

  虽然我从未接触,甚至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还是答应了。

  因为我立即想到《古今图书集成》中有《草木典》可以利用。

  后来果然以之为线索找到、整理了一份资料给他,据说回信后对方表示满意。

  不容置疑,我的答复肯定是肤浅的獭祭之作,因为我毫无研究基础。

  我举此例,只是想说明,作为一名中国古代史教师,即使基础较差,但如果能掌握一定的目录学、文献学知识,一旦研究一个课题,

  需要有关资料,大体上便知道通过什么 方法 ,到什么地方去查,这对教学、科研都是颇为有用的(如我上课讲皇权制度,涉及朝会、常朝,

  首先去翻秦蕙田的《五礼通考》,以之为线索,扩大资料范围,便事半功倍)。

  虽然在这一方面我还远不能与前辈学者相比,但我坚信必须向这方向努力。

  为了厚积薄发,除了史学知识、基本功外,还需懂得一些与之时有联系,比较专门的知识。

  如阅读先秦两汉若干文献和有关论文,音韵学便是一个重要拦路虎。

  很早我便对它感到头疼。

  后来下决心反复学习王力先生和其他先生的一些通俗著作,学会查阅《韵镜》、《七音略》,并懂得了一点基本知识,

  回过头再读有关历史文献和论文,涉及某些术语,便不感到那么神秘莫测了,有时还可以利用它。

  有一次写一篇有关门阀制度的论文,为了证明中古“庶族”这个词可能演化为“素族”,作为证据之一,

  便从音韵学上考证出审母三等字“庶”,和心母一等字“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时可以相通,从而加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官制和历史地理知识更为重要。

  钱大昕曾说:“予尝论史家先通官制,次精舆地,次辨氏族,否则涉笔便误。

  ”他还批评《南史》《北史》作者李延寿“似未通南北朝官制,故诸传删省(按:指删略《宋书》、《魏书》等八书为南北史),多未得其要领。

  ” [2]关于官制和氏族,因为篇幅关系,兹从略,此处只想谈一下我是如何积累历史地理知识的。

  如所周知,历史地理变化多端,难度很大。

  为了对它多少能有所掌握,有所利用,除了阅读当代权威论著(如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诸先生的文章)外,

  我还大体浏览了《尚书禹贡》( 参考 胡渭《禹贡锥指》)、《汉书地理志》(用王先谦补注本)、《水经注》(用杨守敬等《水经注疏》本,参考赵一清《水经注释》,对照杨守敬《水经注图》)三大经典。

  特别是《水经注疏》,1988年以前只有北京 科学 出版社1957年的影印本,共三大函,很笨重,从图书馆借阅需定期归还,用起来很不方便。

  于是我便将疏文某些重要部分,转抄在我的国学基本丛书本《水经注》的相关注文下。

  因为后者是小32开本,每页天地有限,为了多抄些,只得写成蝇头小字,再不够便贴上小纸条。

  每页看上去小字密密麻麻,纸条错错落落。

  如今有了段熙仲点校本,已经不用它了,但偶而翻阅,一方面惊诧自己当年怎么会下这笨工夫;另一面心中也有一种欣慰感:在不断“阶级斗争”的缝隙中,我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

  有了一点历史地理知识,在教学、科研中便主动多了。

  如在一篇文章中我肯定晋武帝的民族政策,于是便不得不探讨当时西北地区绵延十年的鲜卑树机能反晋活动,其性质究竟是什么。

  很长时期以来人们都把它看成是少数民族起义,而我主要借助历史地理知识、《水经注》知识,经过反复考证,

  得出的结论是:树机能的反晋活动是叛乱而不是起义,是非正义的,从而使我的基本论点站住了。

  很清楚,评价晋武帝民族政策本是政治史论文,但如果没有历史地理知识,说服力便会大打折扣,甚至论点根本无法成立。

  此外,我的体会是,文字学、训诂学、考古学、天文历法、科学技术、中外 交通 、文学 艺术 、 哲学 宗教等知识,

  也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尽可能多懂一些;或一旦教学、科研中涉及这些问题,出了麻烦,立刻会到有关书中去查找答案。

  为此,又必须学习、掌握外文,增大信息量。

  我在60年代学的日文,尽管只能勉强看业务书,也在扩大知识面上派上用场。

  当然,前面强调要学习的各种知识,或许其中有些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科研中始终直接用不上,但多少懂得一些却可使我们对直接用上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运用起来更有信心。

  《庄子外物》:庄子对惠子说,“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但人所“容足”之处只是一小块,是不是其他地方都“无用”呢?不是。

  他说:如果把除“容足”以外的土地全都挖去,其深“至于黄泉”,则“人(所容足之地)尚有用乎?”惠子答曰无用。

  庄子说“然则无用之为用也明矣!”用在知识上也可以说是这样。

  看来未能直接用上的知识,与直接用上的知识往往是互相关连的,就像“容足”之地与其外相毗连土地是一个整体一样。

  不能因为直接用不上便不去学它,成为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

  没有直接用上,从总体上看,应该说,也是用上了。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一中说:“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

  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

  常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这正是“无用之为用”的好例。

  袁枚虽然没有直接用上这些“典”,但有了这些“典”,心中有恃无恐(“犹之有权势”当即此意),作起诗来自然便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

  精细读书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个人精力有限,自然不可能读任何一本书都精细,而应像弹钢琴一样,有重有轻,有疾有徐。

  有的很快地大致浏览一下序跋目录,记入卡片备查就可以了;有的,特别是和自己专业或科研课题紧密相关的重要书籍或篇章,则必须精读细读,遇到疑点难点,还必须联系上下文,甚至查找有关资料,反复琢磨。

  这样读书的好处甚多。

  有时可以透过字面,扩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如《后汉书百官志》,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者必读的一篇。

  此志写得比较简略,王先谦集解本有助于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但如果读时不精细,仍会把重要内容忽略过去。

  如在九卿“少府”属官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上林苑令之后,紧接着列有侍中、中常侍、尚书令和仆射、御史中丞等,最后说:“右属少府。

  本注曰:职属少府者,自太医、上林凡四官;自侍中至御史,皆以文属焉。”

  开始我马马虎虎地读,便以为这些官员全归少府统率、指挥。

  后来读书一深入,便发现其中存在一些矛盾难以解释。

  如尚书各官至东汉权力日益扩大,以至形成将取代三公为宰相的态势,怎么可能听命于少府呢!

  再如查刘昭注引蔡质《汉仪》,三公列卿等“行复道中,遇尚书仆射、左右丞郎、御史中丞、侍御史,皆避车,预相回避。

  卫士传:不得忤台官。

  (台官)过后乃得去。

  ”按列卿中自然包括少府,如此则长官要回避属官,岂不违背礼制了吗?这些矛盾只有在仔细琢磨“以文属焉”四字,正确理解其涵义后方可得到解释。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jiaoan/31846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