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直面挫折议论文|《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案

美文欣赏 时间:2022-08-22

【www.haohaowg.com--美文欣赏】

  【教学目标】

  1、明确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描写要抓住特点;描写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2、欣赏经典的描写语段,感受名家描写之妙。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名家名段,体会精彩描写的妙处。

  2、学习抓住特点,把人写活。(重点)

  3、归纳描写应注意的问题: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描写要抓住特点,描写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难点)

  一、读下面的文字,思考问题。

  (1)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2)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节选自《红楼梦》

  1、猜一猜她们分别是谁?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

  2、第二段的文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

  放肆的笑声,表明王熙凤在贾府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显示她张扬的性格;珠光宝气的饰物、华贵绚丽衣裙,透出她对财富的强烈的占有欲的贪婪的本性;“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既展示了她娇媚的容貌,使人感觉这位贵族少奶奶貌似可喜实则可畏暗示她是个阴险狡诈的人。总之,通过这段描写,一个身份显贵、地位特殊,性格张扬、贪婪、阴险又漂亮的贵族少妇向我们走来。

  3、两段描写人物外貌的手法有何异同同呢?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相同点: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如写迎春:实写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虚写“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写王熙凤,前十数句关于凤姐衣着和外貌的描写,是细腻的工笔画,是实写,而最后两句则是充满了空灵之气的写意画,是虚写;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栩栩如生。

  不同点:三春简笔勾勒,王熙凤精雕细刻。如同是些衣着,三春以“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一笔带过;王熙凤则是从头饰,项圈、佩饰、窄袄、罩褂、裙子细细写来。

  理由:1)、人物地位不同。王熙凤是贾府鼎盛时期的“管家婆”“总管”。

  2)人物性格不同。

  4、透过作者的描写,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赞三春,贬熙凤。作者对三春的点评“观之可亲、见之忘俗”,借黛玉之口的评价“放诞无礼”,外貌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可见一斑。

  (3)“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节选鲁迅,《药》

  5、你读出黑衣人的身份吗?理由是什么?

  刽子手。如刀的眼神,手上的人血馒头,凶狠的语言。

  6、康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康大叔的特点是冷酷、好表功。“要不是我信息灵”显示自己神通广大,不顾老栓夫妇的感受放肆的“嚷”叫“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可见是个冷酷之人。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巴金《小狗包弟》

  7、这段描写写出了院子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作者借 “衰草”“垃圾”“倒塌的葡萄架”“化粪池”渲染了院子的荒凉、破败和寂静。借助对妻子的回忆,书写心中的思念和痛苦。这段描写融情于景,借衰败之景抒哀伤之情。

  8、作者为什么特意写“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竹篱笆”是透明的,“无缝的砖墙”是隔绝的,这种生活场景的变化其实也是的那个时代人们心灵的变化——文化大革命使人们的心灵彼此隔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共同探讨:描写应该注意什么?

  1)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绘景还是写人都必须为作品的主题服务,防止为描写而描写

  2)描写要善于抓住特点。做到生动形象,使描写对象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写人,写出最能够彰显人物性格的特点——“划眼睛”。概括来说就是两个字“真”和“活”。

  “真”就是传真照应,逼真如镜——对人物特点真实的捕捉和刻画,唯有真实方能活现。如王熙凤的衣着佩饰。

  “活”则各有不同。

  外貌、表情描写的“活”重在传神,要真假结合、实实虚虚。就是遗貌得神,舍筏登岸——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摹人物外貌和表情。如刽子手的眼神。

  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活”则要捕捉语言和动作以及潜藏其下的灵魂的律动。“活”指千人千面,千人千言,千人千行,要想做到在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中体现人物的灵性,必须契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环境。如王熙凤的放肆、刽子手的凶悍、康大叔的冷酷与他们的身份密不可分。

  人的心理瞬息万变,心理描写的“活”就在“变”。写心理要写出心理活动变化,还要在手法上多变。表情和动作、语言正是心理感知的颤动和痕迹。写人心理时可以借助表情、细微动作的的变化(细节描写)借表传里,借形写意,彰显人心的魅力。当然,还可以借他人之口,以他人评价和自我的表现相映衬。更可以接修辞手法形象的展示内心世界……借,是多种多样的。如华大妈在康大叔进门后表情由“恭恭敬敬”到“脸一沉”的变化就传神的刻画心理的波动。

  写景,根据抒情的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其特点描绘。

  3)描写一定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融入“我”的感情才能以情动人,激起共鸣。

  曹雪芹赞三春,贬熙凤;鲁迅先生对刽子手的恨,对康大叔的厌恶,对华老栓夫妇的同情;巴金先生的痛苦等。

  三、课堂练习:

  1、下面心理描写,刻画一个怎样的宋江?

  (宋江怒杀阎婆惜。私放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知道事情败露。)

  “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2、对以下语段做适当改写,是人物“活”起来。

  1)我认真地打量着新同学,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剪着小平头;往下看,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运动衫,下身一条灰色西裤,脚穿一双网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一网兜,网兜里有一只新足球。

  描写人物外貌时不要像画脸谱式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其最显着的特征,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刻画的杨二嫂形象就仅抓住“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等特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的生动形象。其次描写人物不要刻板式的静态临摹。

  如:我认真地打量着新同学,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剪着小平头;往下看,两道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聪颖,还带有些调皮的表情;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运动衫,下身一条灰色西裤,脚穿一双网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一网兜,网兜里有一只新足球,一看就知道是个球场虎将。他似乎已经感觉到我们在看他,就很不自然地冲着我们笑笑,又低头看看兜里的足球,右脚轻轻地踢踢足球

  2)姐的对象一走,全家人就议论开了。“不行!长得不行!”妹妹说。我问妈妈:“您看呢?”妈妈说:“我没看清楚。”“我看他是二等残废。”小弟说。“胡说!我看了,没毛病!”妈妈说。妹妹说:“小弟说的二等残废就是个子不到一米八!”“对了!在咱们家里没一米八就是二等残疾。”小弟说。“老爸就是二等残疾,只有一米七”我说。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达到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必须反映人物的特征。

  这段文字录音式的单一对话,仅“录”下了人物说了些什么话,但没有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说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如能注意到这些,就能增强现场感和立体感,读来会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为了表现妹妹的武断,可以让妹妹“毫不犹豫地说”;“我”似乎对妹妹的观点不赞成,是个稳重谨慎的人,可以增加这样的插入语“我瞪了她一眼,转身问妈妈”;为了突出小弟的自傲和狂妄,不妨让小弟“骄傲地晃动着他一米八的身板”说话。

  3)我不情愿地站起来,拿着数学书走到黑板前做题。我还把粉笔都弄断了几次。本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却用了十分多钟。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们熟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传神的动作描写比比皆是,有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有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有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炫耀和“摸”出四文钱的尴尬。作家莱辛说过:“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机械地临摹人物的动作,那人就会成为‘僵尸’”。

  上段只客观机械地写人物“做了些什么”,动作之间缺少连贯性,如同“拉洋片”,又像“连环画”,如何将每一幅幅画连缀起来呢?我们可以增加具体的动作描写,把“怎样做的”的过程写清楚,变成精彩的流动的“录像片”。如既然我是“不情愿地站起来”,就应该是“拿着书慢腾腾地走上讲台,先在粉笔盒里选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笔,又写了擦,擦了又写,折腾了老半天”。

  4)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曹老师”,曹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的最深层的丝丝脉络。写清人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想的,千方百计把心里动态活动的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否则,人物的形象就会苍白无力。如何让上段中的人物“活”起来呢?首先要写出“我”走进办公室的心情:“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其次表现出“我”见到曹老师时的具体感受:“老师的目光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只觉得手心出汗,似乎连心跳的声音也能听到”;再次突出“我”喊曹老师时的声音与往常有什么变化:“我只好勉强地笑一笑,喊了一声‘曹老师’,连声音都带有几分颤抖”;最后写出老师应答的表情和态度,可以这样描述:“曹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更具体、更真实,我们读了这段文字,眼前仿佛就有一位即将挨批评的十分紧张的中学生形象。

  3、习作训练:

  1)写一则描写笔记。描写对象,可以是石缝中的蒲公英,转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上的松树……

  总之是在恶劣环境中我拿枪生长的生命。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能融入个人感情和独到的体验。

  2)雨果说过:没有风暴,帆船只不过是一块破布。是以磨难为话题,描写一位在挫折中奋起的人物。

  习作训练:以“磨难”为话题刻画一个在挫折中奋起的人物。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qingganrizhi/20257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