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50字|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

感人故事 时间:2024-02-22

【www.haohaowg.com--感人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下面更多丰富内容请往下看小编整理的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

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

  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

  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是白的,脚趾则是红的。

  这只鸟,飞翔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黑点。

  但是,当海潮轰隆隆地冲上岸时,几乎所有声音都给掩盖了,只有这只黑鸟的叫声,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可以传得很远,而且听得清楚。

  “咻——咻——”

  于是海边的人就叫它“精卫”。

  精卫每天做的事,和它的叫声一样特别。

  每天,它嘴里衔着石子、脚上还抓着根木屑,丢进咆哮的大海里去。

  丢完,它又飞到山里再捡,然后再丢;一天里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它那张衔石的长嘴,像雪一样白、像石头一样硬,不过你知道吗?这嘴原来不是这么雪白、这么坚硬的,而是柔软、微红,是一位少女的嘴唇,而它那对长满黑羽翅膀,则是少女健康的双臂和灵巧的双手。

  她不是善通人家的孩子,在变成黑鸟前,她是炎帝的小女儿。

  炎帝最疼爱她,总唤她“女娃——女娃”。

  女娃天生一张叫人忘忧的脸,可是她爱做的事,却常让炎帝担心。

  有时她一溜烟,就不知跑哪儿去了,害得炎帝到处找不到她。

  有一回,女娃无意间,跑出了家附近的森林,惊奇地发现一片望不着边际的大海。

  她禁不住往海的方向走近。

  慢慢地,山丘、树林都被女娃抛在身后;打在岸边的浪花,则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女娃面对着这片深蓝色的海洋,深深地着迷了。

  她似乎没注意到低沉的浪涛声里,有一股庞大而神秘的力量;而迎面而来的海风,除了有点咸咸的湿气以外,还特别带着一股腥膻的味道。

  女娃双脚踩在细细软软的沙地上,很快就开心地玩起来了。

  她有时候追逐海浪,有时候堆砌沙子,完全忘了时间,也没发觉海水越来越向她靠近。

  一转眼,海水完全变了,浪头挺得很高,而且发出激烈狂野的声音,连天空都变成阴沉的灰色。

  当一股巨浪潮从女娃背后扑来的时候,她正把沙地上的一朵野花摘下来,插在头上。

  海浪把她卷离沙滩,带进大海。

  海的力量好大,惊慌的女娃使出全身的力气,用细瘦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往岸边划,但海浪却一波接一波,轻而易举地把她推回去。

  女娃挣扎得再也没有力气了,可是她还是不死心,“我要回去!”她不停地在心中呐喊。

  就在她只剩下最后一丝气息的时候,她仿佛看到了炎帝就在她面前,于是她放声大喊,好像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

  霎那间,海水松了手,女娃觉得自己已经飘飘地离开了水面。

  她激动地嘶喊出来,可是,听到的却不是自己的声音。

  她再喊——“咻咻”——还是一样陌生的声音

  这时,她才发觉,自己的嘴、身体、手、脚,已完全变成鸟的样子。

  头上还留着一小撮带有花纹的羽毛。

  她闭上眼睛,好像又听见炎帝呼唤她的声音。

  于是她拍着单薄的翅膀,奋力飞向她平日熟悉的山林。

  山里的树仍像以前一样,在风中摇摆,可是她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她越想越恨,而且大海那么凶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跟她一样。

  于是她停下来,衔起山中的石子,转身又向大海飞去,将石子丢进那浩瀚无边的大海,还发誓:不填平大海,决不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始终在西边的山林和东边的大海之间来回,一颗一颗地把小石子投入海中。

  它黑色的身影,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显得十分渺小。

  但是,每当大海似地向世界咆哮的时候,精卫也毫不示弱地发出它的叫声。

  也只有它的“咻——咻——”,划破了海浪,传得好远。

  屈原的故事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

  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

  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

  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

  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

  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

  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

  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

  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

  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shangganwenzhang/31137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