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民间恐怖鬼故事短篇】民间恐怖鬼故事

感人故事 时间:2024-03-26

【www.haohaowg.com--感人故事】

  在民间总会有诡异的事情发生,而被传的沸沸扬扬,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民间恐怖鬼故事。

民间恐怖鬼故事

  乡村异闻之兰殇【1】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求,以画谋生。

  虽山水、人物、翎毛、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闾巷,没几个人买他的画,日子过得很恓惶,每日只是半饥半饱。

  家中有一老母,母子俩相依为命。

  这年春月,老母忽于一日得急症撒手西去,赵梦笔竟置不起一口薄棺,又告贷无门,只得一领芦席卷了,草草埋掉。

  送走老娘,赵梦笔忧心如焚,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脚步踉踉跄跄走入山中一古刹。

  这是座居于深山的古寺。

  白云生处,隐隐一带红墙,已有破落之态,不时有鸟雀飞过。

  门上朱漆斑驳,推开虚掩的寺门,赵梦笔缓缓走了进去。

  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赵梦笔且看且行,心想,在这荒郊野寺削发为僧,做个吃斋念佛的出家人,岂不快哉?他虽然走得轻悄,但细碎的脚步,还是惊动了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从禅房内步履稳健地走了出来。

  赵梦笔忙迎了上去,深施一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

  老僧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

  言毕,见面前的青年人面露戚容,便很关切地问道,施主有何心事,不妨说来听听。

  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

  末了,向老僧请求道,赵某愿剃度出家,请长老成全。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眉含忧愁,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

  你既是个画画的,且随我来。

  赵梦笔不知老僧意欲何为,但还是跟着老僧走向后院一个花圃。

  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破空飘来。

  老僧指着一株花草,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在下孤陋寡闻,请长老明示。

  老僧道,此花乃是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千红”。

  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

  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见赵梦笔若有所思,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

  刚刚提笔,就被老僧阻止了。

  老僧说,且慢,待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你再画吧。

  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

  有顷,画成。

  老僧站一旁不住颔首。

  神奇的事情在赵梦笔放下画笔的那一刻发生。

  他忽然嗅到从画面上浮动起一股清淡的兰香,愣神间香气忽一下散开,时而远,时而近,来时是具体的,去时又影子样缥缈…… 赵梦笔愕然。

  老僧轻轻一笑,道,有此奇效,全赖这瓶中之物。

  赵梦笔惊喜道,长老,瓶中究竟是何神物?老僧表情极平淡,道,无他,是老衲清晨沥下“压千红”花叶上的清露耳。

  赵梦笔听了,心念一动,说,长老,能送我一株“压千红”吗? 老僧道,施主有所不知。

  这花长一株新的,便枯一株旧的,无法分予你。

  赵梦笔大失所望。

  只听老僧又道,不过,老衲可将这一小瓶清露赠予你,可助你今后衣食无忧。

  只此一瓶,你要好自为之。

  赵梦笔连连称谢,告辞老僧,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自此,赵梦笔专事画兰。

  由于他所画的兰花总散发着奇香,一时间声名远播,人们赞不绝口,争相购买。

  尤其是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更是以能收藏到他的兰画作为辟邪祛俗的奇珍为荣。

  一时间,赵梦笔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开始摇身一变,置房买地,娶妻纳妾,成为当地的豪富之人。

  翌年初春,老僧所赠清露已经一滴不剩,而拿着银两来求画者仍络绎不绝。

  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到不了手,赵梦笔心似火焚。

  这可如何是好? 这天,几个被人收买的市井泼皮闯进了深山古寺,抢走了寺中花圃里的那株“压千红”。

  夜里,赵梦笔看着移植到自家后花园里的“压千红”,心里快意至极。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起床,一道圣旨降在了赵梦笔的头上。

  原来,赵梦笔画兰的盛名,不知何时竟传到了当今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很是惊奇,便命他即刻画幅兰花,火速送往京城。

  赵梦笔领旨后,心中狂喜,当即提了瓷瓶,去了后花园。

  趁着清晨,正好可以采集清露。

  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骨酥筋软。

  那株他视若无价之宝的“压千红”,不知是何缘故,早在一夜之间香消玉殒,变成枯草一堆。

  黄昏。

  古寺。

  赵梦笔站在断砖颓垣中,古刹早已人去寺空,一片荒芜。

  猎猎的山风,吹得他宽大的衣袍发出刺耳的尖叫……

  聊斋故事之义狐【2】

  乔大脑袋长得糙,可心善。

  别人扛活,总希望主家多给点佣金,乔大脑袋不——他总会在结账时瓮声瓮气地道声谢后,退回一两枚铜钱。

  更有甚者,对少数家境实在窘迫的雇主,他分文不取。

  别人笑他傻,他说:“那些穷得丁当响的人家,若非实在没办法,谁会花钱雇人呢?都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一把吧!” 尽管乔大脑袋孤身一人,家徒四壁,可他总是尽己所能扶贫济困。

  看到孤寡老人断炊,他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吃的省给老人。

  冲着乔大脑袋的善良实诚,找他扛活的人很多。

  这一次,找乔大脑袋的是胡寡妇。

  胡寡妇是外来户,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个年幼的小儿,活得清汤寡水的。

  任谁都能猜到,乔大脑袋这场活计又得白扛了。

  也有促狭鬼挤眉弄眼道:“钱算个屁,没准这憨佬能时来运转,交上桃花运呢……” 大伙的猜测都错了——娇俏可人的胡寡妇并未以身相许,而是给了乔大脑袋十个金元宝。

  乔大脑袋立马怔住了。

  嘿,这小娘子深藏不露啊! 当然,惊奇归惊奇,乔大脑袋是不会收这些金子的。

  割了两亩地的麦外加将漏雨的屋顶修了,哪值这么高的酬劳呢? 胡寡妇坚持要给,乔大脑袋坚辞不受。

  胡寡妇无奈之下,道出自己真实身份。

  “妾身胡嫣本是狐精,因与凡人陌离相爱,触怒了对我垂涎已久的冷魔君。

  为泄私愤,这魔头动用至高法力,欲借雷霆杀了我儿,幸亏恩公素来行善积德有神佛庇护,小儿才逃过灭顶之灾。” 乔大脑袋如梦初醒:怪不得修屋之际,那惊雷总是追着那间破草屋呢。

  当时那孩子面无血色惊惶不已,是自己将他抱于怀中,想不到竟助他度过大劫。

  “胡嫣虽非人类,却也懂得感恩。

  请恩公务必收下这点薄酬,娶个媳妇,开枝散叶,这样妾身才能感到心安稍许。” 乔大脑袋摇头道:“孩子幸免于难是天意……乔某无功不受禄,你给五枚铜钱就行了。” 见乔大脑袋如此,胡嫣越发敬重,只得取了五枚铜钱给他。

  胡嫣牵着儿子向乔大脑袋拜了三拜,便化作一股青烟,猝然间无影无踪。

  听了乔大脑袋的奇遇,村民们纷纷骂他太呆了,白白错过这么一个发财良机——然而,心里却对他越发刮目相看。

  乔大脑袋不以为意,继续过着清贫的日子,古道热肠一如既往…… 不久后的一天,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随着惊天动地的炸雷,乔大脑袋聊以栖身的小草屋轰然倒塌。

  雨停后,乔大脑袋在村子边缘寻了一块无主荒地,自己动手重新建房。

  挖土的当儿,乔大脑袋突然觉得锹下面触碰到硬物。

  刨起一看,是一罐金灿灿的元宝。

  不多不少,十个。

  乔大脑袋将元宝装回罐子,抱于怀中,望着云雾缥缈的远方,沉思了好一会儿。

  乔大脑袋用这元宝置办了家产,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虽然富了,他那乐善好施的品德一直没变,广受众人称道。

  没过多久,平安岁月便成為遥不可及的旧梦。

  皇叔觊觎九五之尊,导致时局动荡,战事连连。

  烽火渐渐蔓延开来,民不聊生……乔大脑袋变卖了家产,携家带口进入逃难的队伍。

  途中,乔大脑袋看到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头满面菜色,奄奄一息,顿起怜悯之心,将所带干粮匀了些给他。

  眼瞅着老头儿狼吞虎咽地吃下干粮,恢复了些许生气,乔大脑袋这才放心。

  老人自称姓胡,与女儿一家走散了,如今只剩孤苦伶仃一个人。

  乔大脑袋听了觉得甚是可怜,便让他随自己同行。

  说来奇了,这胡老头来了没多久,乔大脑袋一家人便昏昏欲睡……待他们醒来,所带细软已不翼而飞。

  乔大脑袋苦笑一声,便已释然——发家之财本属意外所获,如今丢失,只当回到原点罢了,只要亲人平安便好。

  夫人先还为“知人知面不知心”而生闷气,当听到有些逃难者因财物而被流寇所杀,这才顿悟祸福相倚的道理。

  冥冥中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招引着乔大脑袋。

  经过七八天颠沛流离,乔大脑袋见到一座深山横于眼前。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祥和景象,令乔家人大喜过望。

  乔大脑袋一家蹲在山泉旁,掬水嬉戏,发出久违的笑声。

  突然,乔大脑袋的笑声戛然而止——在明镜似的水中,他看到三张微笑的面孔:胡嫣母子携手伫立,一旁拈须而笑的老者正是“掠财而逃”的胡老头……

  古代聊斋之紫鼠【3】

  这一件事,是我寓居杭州时听说的。

  京城有个姓王的书生,痴迷文字,多年来埋头作诗,奈何一无所成。

  父母先前还设法劝说,后来索性不顾,断绝往来。

  王生日益潦倒,朋友都借遍了,三天才吃得上一顿饭。

  尽管如此,仍笔耕不辍,但蜂拥而至的都是退稿信。

  盘缠耗尽,王生只得泪别京城,回老家投奔亲属。

  王生年届三十,既没有家眷仆从,也没有行李车马,只养了一只猫。

  他把猫放在肩上,坐船南下,不久到了苏州附近。

  近乡情怯,王生心道,我忤逆父母意愿,远游多年,早令亲友不齿。

  如今两手空空地回去,定然自取其辱。

  听说余杭一带风景秀美,房租廉价,不如先住到那里去,拖延一阵。

  当下折而向南,在临安城内找了一名房屋经纪,租下郊外一处农宅。

  价格只有京城的十分之一。

  王生窃喜,一早动身。

  湖山环抱,湿云四集。

  晌午在庙中歇脚,旁人听说他要去的地方,大惊失色,摇头不止。

  原来那里荒废多年,常有精怪出没,本地人废之不及。

  王生自幼通读圣贤之书,不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事,并不放在心上。

  王生到了住的地方,果然十里无人,只有一个瘦脸尖腮的独居老妪为邻。

  王生茅屋空置已久,屋前菜园却长满瓜菜,都是老妪所种。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shangganwenzhang/31804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