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火盆烧烤】火盆麻杆儿艾蒿绳美文随笔

情感美文 时间:2018-10-22

【www.haohaowg.com--情感美文】

  我小的时候,火盆是农家冬季里惟一的取暖设备。所以,家家必备,不可或缺。

  每到深秋,地里的收成都进入场院了,没有火盆的人家就去村东头的红土坑里抠一筐红粘土回来,再揣入一些猪鬃或者是乱麻秧子后和成泥。因这样的泥打出来的火盆结实又不易裂。其实打火盆并不难,就是把反复摔打好的泥饼子扣在三号瓦盆上,再经拍打而成。

  十冬腊月,天寒地冻。家庭主妇们每次做完了早饭,都要把灶坑里尚未燃尽的灰火,用掏灰耙及铁锹给扒出来踩在火盆里。尽管扒火时爆土扬场的,可为了家人能有个烤手烙脚的地儿,还是值得的。有时还经意的提前往火盆的底部放上几个苞米瓤子,只为了让火盆里的火会更旺些,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些。因谁家能没有老人和孩子呢?大冷的天儿小孩子在室外疯跑了一阵子之后,小手就被冻得像小胡罗卜似的,便赶紧进屋在火盆上烤烤手。而老人们大多体弱怕冷,整个冬天都要佝偻在火盆旁边,并把瘦骨嶙峋的双手搭在火盆沿子上,像热锅上烙饼似的不住翻烤着,仿佛不把自己的手I烤干巴了不罢休。因此,主妇们怕老人和孩子冻着,每天都要扒出两火盆火来,供家人取暖。

  火盆除了能为家人取暖之外,还可以用它烧几个小土豆儿,或者烧几粒苞米花儿来解决未到饭口时的燃眉之急。但有那么几年火盆更重要的功能是保存火种。

  文革期间火柴供应紧张,每家每户既然是有几盒儿火柴也是舍不得用,就放在炕席底下烘着留作应急。因为家里的老人大多都叼着烟袋,火柴消量相对较大,不省着点儿用怎么能行?可有了火盆就好多了。只要老人想抽烟了,就把装有蛤蟆烟的烟袋锅子往火盆中心一,然后用力吧嗒几下烟袋嘴儿,一袋冲冲的蛤蟆烟就点着了。而主妇们除了做早饭之外,其余的时候尽量不去动用火柴,他们会拿上备好的麻杆,再用手使劲儿捏捏麻杆的端头,因麻杆是空芯儿的很容易被捏个七裂八瓣,然后再捏住麻杆头并插入火盆内,几分钟过去了麻杆就被烧着了,便可以拿到厨房的灶坑里生火做饭了。有时候正赶上自家的火盆断火了,便拿上一根麻杆站在房前屋后望一望,见谁家的烟囱冒烟儿了就向谁家跑去,取回火种后保持炊烟不断。

  青麻是生产队每年必种的一种植物。因队里的生产上需要大量的麻绳,当然,麻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也是必不可少,时下用的麻杆就是去年秋天备好的。每年的秋季队里的青麻沤好时,即便是农活再忙,各家各户也要抽出人手来到河边去扒麻,因从某种意义上讲麻杆也很重要。有一回,一位乡亲托人从县火柴厂弄来一麻袋不合格的火柴杆儿回来,又挨家挨户的分给大家。尽管这些残破的火柴杆儿大多都能使用,但没有火柴盒也是枉然。因火柴杆儿不能像麻杆那样可以用手拿着满村跑,所以,麻杆更管用。

  群众的智慧总是无穷的。在不用火盆的夏季,乡亲们也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保留火种。

  端午节过后,村西头的大草甸子上成片的艾蒿已长到有两尺高了,且尚未拔节分叉儿开花,这时的艾蒿叶儿较多正适合搓艾蒿绳。每到这时村民们都要把大捆大捆的艾蒿割回来,放到背阴处释放多余的水分,待艾蒿被凉得蔫头耷拉脑时就用木棒子砸一砸,目的是搓绳时易上劲儿搓得又紧,避免艾蒿绳松散易灭。几十米长的艾蒿绳子搓好了,便将其缠绕在一根长长的大木杆子上,然后两个人把巨大的艾绳轴抬起来吊在室内的房梁上进行阴干,待艾蒿绳彻底干透了,就把预留在外的绳头用火点燃。因艾蒿绳的燃烧速度较慢,所以,这样的一轴艾蒿绳可保证一家人整个夏天所需的火种。当然,燃艾的味道清香,又可杀菌驱虫,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火盆麻杆艾蒿绳三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可它们对于乡亲们的吃饭问题真的是举足轻重。后来火柴不那么紧缺了,可人们却把用火盆麻杆艾蒿绳取火的习惯保持了很久,至少1978 年我离开家时仍在延续着。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shangganwenzhang/4071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