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_语言学毕业论文

历史 时间:2023-09-18

【www.haohaowg.com--历史】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语言学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语言学毕业论文【1】

  0引言

  2010-2020年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到2020年完成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检查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线教育已到爆发点。如何应对挑战?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势在必行,如:移动互联网语言教学平台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等等。教学对象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9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同一时间内承担多重任务;他们有明显的感官式学习和快速反馈诉求;他们喜欢互动式、体验式学习;他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功利性。教师教学过程也值得研究,如: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创新,教师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的重构;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受翻转课堂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有无改革;教师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是否研究。基于以上认识,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能为老师提供很好的信息化英语教育教学环境。该平台提供的网络化教学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集中了计算机学习环境、远程学习环境和开放式学习环境的种种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它是基于计算机(Computer)、互联网(Internet)或局域网(LAN)等硬件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环境。那么建设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将成为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课题。解决教学的智能化、专业化,学习的兴趣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老师提供一个创新的语言教学环境。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功能需求,从性价比最大化角度出发,我们考虑采用系统模块构架建设,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和工作的网络应用环境。将相互独立的教学服务子系统完整地结合起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在学校现有校园网和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教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基础上加上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软件和多媒体英语源库,网络化教材等组成。

  2总体原则

  ①学期原则:可按照学期统计所有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置、资源建设以及院系管理数据。可按照学期查询和调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置、资源建设以及院系管理数据。

  ②班级原则:按班级为基本单位,建立系部、教师、课程和学生的“四位一体”对应关系。教师可按照班级开展任务型网络教学,并可实现班级信息、数据查询和管理。学生可按照班级进行注册登记和学习。

  ③课程体系规划原则:院系课程体系规划;班级课程规划;学生课程规划。④角色设置原则:建设项目需要可以提供学生、老师、教研室、系部、院部以及实验室管理员的相关权限。

  3总体目标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真正促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创新,实现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真正促进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水平。可以为学生营造校园网英语大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模式、随时随地、即点即得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校园成为语言学习的大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形成;可以为教师创造了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开展基于网络化环境下外语教学创新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了教师对学生“教学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估”手段,及时反馈分析评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可以加强教务管理,实现外语教学的规划和控制;可以促进本校的外语教学资源化建设,建设专业英语语言资源库和课件库。

  4建设意义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1符合教育部关于高校外语教改的精神

  目前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最新外语教学模式”,网络化外语教学成为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历史的必然,是外语教学的先进性的表现。目前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建设了网络化语言学习中心,而且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

  4.2有利于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可以为教师创造了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手段,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很多高校由于应用了网络化语言学科平台,教师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学效率的提高,每年的师生比都在提高,教学成绩也在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网络化语言学科平台的应用,从教、学、考试、管理各个方面都为老师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教学机会和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更高效,行政性开支降低等一系列良性循环,有利于创造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学校满意和社会满意的和谐局面。

  4.3有利于本校外语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才能为一线教师搭建网络化教学和科研的环境,才能结合实践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创新。另外,只有基于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才能逐步实现本校特色(具有针对性的)外语教学资源化建设,才能逐步实现本校后续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所有这些都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线教师队伍的自身发展,影响着本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4.4有利于加强学生平时学习以及教师日常教学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估”手段,也能及时反馈分析评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与传统教务管理方式相比,发挥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

  4.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自我

  提高的学习需求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英语大环境,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和使用英语,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建设成效

  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前该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和国内各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应继续深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配套英语网络教学软件,将丰富和完善我校的网络化英语教学资源,来源丰富、媒介多种、易寻易得、互联性强、可个性化选择的教学资源,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英语教学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能够提升该校英语教学水平和网络课程建设水平,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有利于该校外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该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处于领先地位。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试点。教学内容体现知识性、娱乐性、时代性、相关性。教学材料力求短小,适应快节奏的学习;针对性强,满足个性化的需要。教学过程遵循宏观任务+微观能力;阶梯化进行、自动化升级,变化快节奏。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师生及生生互动,输入与输出融合,目的与手段融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具科学性(保证效率)、趣味性强(保证投入)、个性化选择(保证效果)。教学评估彰显从“对课程的评价”向“促进课程的评价”的转变;从“对学习的测试”向“促进学习的测试”的转变。因此,在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支撑下的外语教学,不只是采用单独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而是使教材以及课程的管理或使用都更为动态及简单,整个网络化的教学、管理、评估有效的结合。这将会使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效率,从而提高硬件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通过网络打造零时差、无空间距离限制的最佳教学、学习环境。

  6结语

  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建设迎合了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化。语言学习资源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素材;网络是一种广泛的交流手段,具有最大的信息共享,那么作为交流使用的语言教学走向网络化将是必然。教师在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上能发挥网络教学、备课、管理、资源共享等应用功能,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将外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15,07.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刘付芬.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6).

  语言学毕业论文【2】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具有认知心理的分析过程。认知是指人类认知客观事物、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人的记忆、直觉、思维等。而人的阅读本身也属于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它是使人类思维产生结构变化、形成高级思维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对阅读进行认知分析,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1英语阅读的认知心理

  人们在展开阅读时,首先需要对阅读材料的文字信息进行扫描,进而将扫描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感知,最后通过整理和分析来加以解码[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已有的知识就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其涉及以下3个部分的内容:(1)能够将各个范畴相互关联而形成网络系统。(2)能够包含多个不同的范畴系统。(3)能够对不同范畴间的规则进行区分的系统。因此,阅读的认知心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在阅读开始时,读者需要通过视觉对文字信息进行准确、迅速、自动的辨识。有研究发现,人们在阅读时眼睛停留在每个单词的时间约为1/5秒到1/4秒之间。(2)对单词进行自动辨识之后,读者开始进入对单词、意义的加工阶段。在这一阶段,单词的音与义会触动人脑中的记忆,并激发其人脑中有关词汇、语法的知识[2]。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人们会有意识地对人脑中的各种信息加以提取和搜索。(3)当人们完成单词的音义表征之后,单词的音义会组件连接,构成短语和句子的音义,并对短语和句子加以理解。(4)读者将自己大脑中的单词、短语、句子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为理解整个语篇提供条件。在阅读认知心理的这4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属于低级阶段,后两个阶段属于高级阶段。初学者往往会在前两个阶段中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导致阅读速度低下,阅读能力不足;阅读水平较高的人则在前两个阶段实现了自动化,因此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后两个阶段,从而更高效地理解原文[3]。

  2英语阅读的认知模式对阅读的认知分析

  主要建立在阅读认知模式上。所谓模式,就是对客观事物结构关系及客观事物演变过程的反映。阅读的认知模式就是运用阅读的认知心理来对阅读活动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过程进行揭示。其中,鲁梅尔哈特的“相互作用”阅读模式是阅读认知模式的典型之作,即“交互模式”。但在理解这一模式之前,有必要理解与之相关的两个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

  2.1自下而上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又称为“信息加工模式”,起源于19世纪中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阅读认知理解模式。自上而下模式是依靠信息加工的理论来对阅读认知理解加以阐释的过程,是一种依靠文本驱动的认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从低级的基本字母单位出发,到高级的词汇、句子甚至语义的加工,即从书写符号到文字意义的整个认知加工的过程。很明显,自下而上模式是从字母、词汇的解码开始,到文本意义的理解结束,是一个有层次、有组织的过程。因此,读者要想理解整个语篇,就必须具备从低级到高级的语言基础知识,因此只有理解了字母,才能理解词汇,只有理解了词汇,才能理解句子,只有理解了句子,才能理解段落和语篇。可见,自下而上模式强调的是语篇本身,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语言问题,而学生阅读理解的失败大多是由语言知识不足导致的。受这一认知模式的影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主张从字母—词汇—句子—段落—篇章这一结构层层进行,且将语言知识的讲授作为教学主要任务。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即它强调信息加工在阅读认知理解中的作用,但并没有说信息与信息间的作用,将其仅限制于线性理解层面,忽视了读者从语篇之外获取的其他信息。

  2.2自上而下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自上而下模式,是指读者在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阅读材料进行加工。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预测、检验等认知手段来理解阅读材料。这一模式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兴趣、背景知识等对阅读理解的影响。1967年,著名的心理学家学者古德曼(Goodman)指出,阅读被认为是心理语言学的猜字游戏。在古德曼看来,读者运用自身的已有知识来降低对语篇语音符号、书面符号的依赖。继古德曼之后,另外一名学者科迪(Coady)提出了以下的阅读认知模式。科迪的阅读认知理解模式主要包含概念能力、背景知识能力、处理决策能力三大能力。其中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对阅读过程中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概念的能力;背景知识能力是指读者所掌握的一些常识知识;处理决策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使用的阅读技巧。在具体的阅读认知理解过程中,这3种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自上而下模式有很多的变体,并且每一种变体都有自身的特点。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4个层面:(1)自上而下模式认为阅读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2)自上而下模式认为阅读是从文本中寻找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的过程。(3)自上而下模式认为阅读具有预见性,读者运用已有知识对文本内容加以预测。(4)自上而下模式强调读者已有知识在阅读中的凸显地位,因此不可忽视和磨灭。

  3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阅读材料选择层面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输入的过程应该符合理解性、数量性、趣味性的原则。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输入形式,因此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则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1.1理解性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阅读材料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参考,对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时,教师应该选择理解性强的资料,即尽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习得水平相符,不应过于容易,也不能太难,最好选择比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稍高的材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兴趣。

  3.1.2数量性

  语言的输入也需要数量作为前提,这是因为阅读材料中包含多层次、多学科,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数量性原则,这对于学生认知语言程度的提高也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而言,语言的学习需要机械的、重复的刺激,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接触阅读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多预备一些阅读材料,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接触数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为日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3.1.3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在当代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坚持兴趣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语言水平来选择材料。当学生对阅读材料充满兴趣时,就会对阅读投入更多的兴趣,调动自己的阅读认知技能,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2阅读任务设定层面的应用

  阅读教学的过程需要设定一定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监控理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过程需要自己主动地调节和监控。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不同的语言阶段,其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把握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设立清晰的目标和任务。任务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度,同时也便于学生制订自己的阅读目标。当目标达到后,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阅读充满信心,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阅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3.3具体阅读策略层面的应用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带有极大的主观性,需要学生从自身思维出发来理解文本逻辑,加深对整个阅读文本的理解。了解了这一点,教师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分析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来提升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4]。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阅读策略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可以从阅读前策略、阅读中策略和阅读后策略分析。

  3.3.1阅读前策略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思维结构往往是在人的认知经验的依赖下,因此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读者的经验。这就提醒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一个基本印象。(1)预测文章内容。阅读并不是学生拿到阅读材料就开始阅读,其可以选择一定的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如通过阅读材料的类型、题目、首尾句等的讲解,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猜测。(2)速读教学策略。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速读,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了解文章背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存在明显差异,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之前,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文化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正式的阅读打下基础。(4)运用相关主观知识。阅读材料的理解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的,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运用相关主观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前阶段是阅读的准备阶段,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予以重视,做好阅读的准备工作,这对于阅读而言十分必要。

  3.3.2阅读中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意识和思维进行调节与监控。在这种监控下,学生能够认知阅读材料的本质,从而把握文章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能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具体到当代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语篇预测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有效性。

  3.3.3阅读后策略

  阅读完后材料并不是阅读过程的终结,阅读后的监控和评估也是阅读的重要部分。在当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1)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对阅读错误加以改正。当学生阅读完一则材料之后,需要对文章中理解不透彻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总结,同时寻找相关资料或者寻求教师帮助。(2)自我评估是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偏好、成绩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从而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层面,认知语言学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雅,岳夕茜.语言与语言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宋洁,康艳.英语阅读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那剑.认知语言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1):166-167.

  语言学毕业论文【3】

  色彩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词,学界从语言学角度对色彩词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尚未有对现代汉语色彩词的研究状况进行全面评述的,下面将对现代汉语色彩词语言学角度研究情况做一个概述。

  一、色彩词研究的探索期(1980-1989)

  这一时期主要对色彩词的功用,尤其是修辞功用进行了探讨。叶水林首先在《文学作品色彩词初探》[1]一文中就色彩词的移情、象征、夸张三种修辞作用做出论述。刘云泉在《色彩词在移就格中的修辞功能》[2]和《色彩词构成对仗的方式及其表达功能》[3]两篇论文中分别对色彩词的移就、对仗两种修辞功用进行探究。卢盛萱也在《色彩词功能管见》[4]中对色彩词的对比、借代、调和功用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色彩词研究的创获期(1990-1999)

  (一)从构词法与词语搭配角度的色彩词研究

  王聚元在其《色彩词的构词方式及描写功能》[5]一文中首先对多音节色彩词的构词法进行了介绍。冯广艺在《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色彩词》[6]中提出了色彩词与其他词语的定中式超常搭配,其使原来的色彩词语义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二)从功能角度的色彩词研究

  潘勃的《色彩词的借代表意》从修辞角度进行探讨,周延云的《文艺作品中色彩词的言语义初论》[8]重点讨论了语义功能。

  三、发展期的色彩词研究(2000-)

  (一)探讨色彩词的产生、特点和分类问题

  张宝明在《颜色词汇的渊源和分类》[9]中认为,甲骨文中表示颜色的字形都是转借而来。孙建军的《古代尚色文化与汉语色彩词》[10]一文从民族心理角度分析了色彩词的起源。于海飞在《色彩词的模糊性与系统性探析》[11]中提出了色彩词的系统性特征,并将色彩词组成的词族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两类,这对于深入理解色彩词的语义关系有所助益。叶军在《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12]中将色彩词分为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在《浅论现代汉语基本色彩词》[13]中进一步指出了现代汉语基本色彩词的判定原则——能产性。能产性虽为基本色彩词的特点之一,但难以进行量化,用能产性强弱来判断是否为基本色彩词有一定难度。

  (二)探讨色彩词的结构、功能、语义、语法问题

  1.关于色彩词结构的研究

  主要是对色彩词造词法的研究,如李尧的《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14],提出了借物法、比况法、组合法、修饰法、通感法、重叠法、外来法七种色彩词的造词方法。

  2.关于色彩词功能的研究

  第一,修辞功能。这一方面的论文有许艳平、冯广艺的《色彩词在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隐喻性》[15],胡霖的《定中式违常搭配中色彩词的隐喻性》[16]等。第二,语用功能。叶军在《论色彩词在语用中的两种主要功能》[17]中指出色彩词有敷彩功能和表情功能两种语用功能。

  3.关于色彩词语义的研究

  张宏莉在《浅析生活中色彩词的引申义》[18]中对色彩词的引申义和联想义进行了研究。邢志群的《汉语色彩词的语义及演变特点》[19]对汉语色彩词语义演变进行了研究,提出汉语色彩词语义的演变主要是通过比喻或视觉认知完成,这一规律也体现了语言的共通性特点。

  4.关于色彩词语法的研究

  对色彩词语法方面的研究,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两类上,一是对色彩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进行研究,二是对色彩词的搭配情况进行研究。加晓昕、冯广艺在《色彩词超常前置定语的衍生规律及形成原因》[20]中对色彩词为中心语的超常前置定语的衍生规律、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加晓昕在《色彩词的超常定语及其分布情况刍议》[21]进一步对色彩词定中超常搭配的界定、分布情况和嫁接性做了补充研究。

  (二)探讨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王珺琪、李博的《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色彩词教学》[22]对色彩词教学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自觉对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拓欣、梁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语言教学中颜色词的语用功能为例》[23]强调了色彩词语用功能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探讨色彩词与物色词、指色词的关系问题叶军首先在《谈色彩词中的特殊成员:物色词》[24]中对物色词做出定义。加晓昕的《对三类色彩词的补论》[25]借助与辨色词、描色词的对比,对指色词的涵盖范围及其与描色词的界限进行了讨论。

  (四)探讨色彩词的综合问题

  叶军在《从色彩词的规范谈规范化工作中的语用原则》[26]一文中首先提出色彩词规范化问题,认为色彩词规范问题上不能因过度“规范性”而矫枉过正。此外,张红的《广告中色彩词的诱惑》[27]从色彩词的现实应用角度,分析了色彩词在广告中的作用和发展。刘晶在《人类学视域中的颜色词语研究》[28]中介绍了Berlin和Kay关于色彩词的研究和语言学家对Berlin和Kay理论的质疑。赵雨佳的《方言中的颜色词研究综述》[29]对学界关于方言中色彩词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从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来看,色彩词在方言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叶水林.文学作品色彩词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86-92.

  [2]刘云泉.色彩词在移就格中的修辞功能[J].当代修辞学,1984,(04):49-50.

  [3]刘云泉.色彩词构成对仗的方式及其表达功能[J].当代修辞学,1988,(04):38-39.

  [4]卢盛萱.色彩词功能管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01):56-61.

  [5]王聚元.色彩词的构词方式及描写功能[J].教师之友,1998,(02):25-26.

  [6]冯广艺.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色彩词[J].修辞学习,1996,(01):26-27.

  [7]潘勃.色彩词的借代表意[J].修辞学,1996(05):30.

  [8]周延云.文艺作品中色彩词的言语义初论[J].东方论坛,1994(03):44-49.

  [9]张宝明.颜色词汇的渊源和分类[J].汉字文化,2003,(04):21-23.

  [10]孙建军.古代尚色文化与汉语色彩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3):128-133.

  [11]于海飞.色彩词的模糊性与系统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01):163-168.

  [12]叶军.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3]叶军.浅论现代汉语基本色彩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03):84-86.

  [14]李尧.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05):62-64.

  [15]许艳平,冯广艺.色彩词在定中式超常搭配中的隐喻性[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02):5-7.

  [16]胡霖.定中式违常搭配中色彩词的隐喻性[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03):83-85.

  [17]叶军.论色彩词在语用中的两种主要功能[J].修辞学习,2001,(02):32-33.

  [18]张宏莉.浅析生活中色彩词的引申义[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02):22-24.

  [19]邢志群.汉语色彩词的语义及演变特点[J].东方语言学,2008,(05):42-50.

  [20]加晓昕,冯广艺.色彩词超常前置定语的衍生规律及形成原因[J].毕节学院学报,2008,(02):1-6.

  [21]加晓昕.色彩词的超常定语及其分布情况刍议[J].天府新论,2008,(04):145-148.

  [22]王珺琪,李博.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色彩词教学[J].文学教育,2014,(07):132.

  [23]拓欣,梁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语言教学中颜色词的语用功能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09):68-70.

  [24]叶军.谈色彩词中的特殊成员:物色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5):26-29.

  [25]加晓昕.对三类色彩词的补论[J].学术交流,2012,(01):138-141.

  [26]叶军.从色彩词的规范谈规范化工作中的语用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2,(03):10-14.

  [27]张红.广告中色彩词的诱惑[J].东南传媒,2006,(08):41.

  [28]刘晶.人类学视域中的颜色词语研究[J].外语学刊,2009,(05):61-63.

  [29]赵雨佳.方言中的颜色词研究综述[J].赤子(上中旬),2014,(05):75.

  语言学毕业论文【4】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①重视心理感知,人们的概念系统是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形成的。②认知语言学为研究语言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外语界和汉语界先后出版大量论著,形成了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分支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心理、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交叉学科的研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水乳交融,语言是一种生物文化生态龛,是一种社会习俗,承载了文化信息符号,而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不同的文化管轨制约着不同的语言,语言具有民族性。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语言和文化结合,为茶文化的研究增加新的视角,拓宽研究范围。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物质层次

  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隐喻理论不仅在语言里,也根植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隐喻投射是具体源域对抽象模糊的目标域的跨域投射,使抽象事物易于理解。认知转喻理论是“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连接。“穿越型连接”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连接,内向型是初始域,即事物的中心知识,③如“我买了本鲁迅”,“鲁迅”作为人的生理特征(身高、肤色、性别、国籍和职业等)属于认知转喻“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而“鲁迅的书”是外向型。概念合成是产生新义和概念压缩的基本心理活动,基本运行机制是在输入空间中建立部分匹配,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心理空间中,是形成思想和语言的必要条件。①文化的物质层次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具有获取功能和创造功能,是文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起源于中国的茶是茶树的叶子或芽,经过加工可用来泡制作为饮品。中国人爱茶、喜茶,日常生活用具和食品也与茶相关,如茶杯、茶缸、茶壶、茶瓶、茶炉、茶几、茶托、茶盘、茶匙、茶点、茶饭和茶碗等。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全局环境,生活用具隐喻映射了国人对茶的喜爱,茶的意义影响了整个民族。根据认知转喻理论,带有茶的用具已不再是单纯的盛茶、烧茶、茶水和点心、茶水和饭食的功效与含义,也不再是表示事物中心知识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茶杯、茶缸、茶壶、茶瓶和茶炉可以盛置或烧白开水,茶几、茶托和茶盘可以放置其他物品,茶匙已成为进食用或调饮料用的小勺,茶点已扩展为精致糕点的含义,茶饭泛指饮食,其含义扩展为转喻的“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人们生产出反映人类文化的人造物品,代代相习,其文化也延续下来。现实世界的事物是与文化观念联系起来,合并和整合成一个新的概念系统。②语言棱镜中的词汇观察到文化物质层次的种种景象,展示了物质文化的痕迹。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制度层次

  文化的制度层次是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即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③古代对待茶相关的事物谨慎而严谨,且礼仪较多。

  (一)茶文化对婚姻制度的影响婚姻制度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茶的端庄、典雅、和静与和美,隐喻映射婚姻的庄严、和美和忠诚的含义,茶的品质和精神隐喻映射婚姻的不同阶段。1.“受聘”隐喻为“吃茶”。古时称喝茶为“吃茶”,现代部分方言仍保留这种说法。“受聘”隐喻映射为“吃茶”的含义。如:(1)种芝麻,必夫妇同下其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种茶下种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明郎瑛《七修类稿》)夫妇齐心协力种茶籽,收获多,隐喻映射夫妻对婚姻家庭应该忠诚或婚姻应“从一而终”,这是生活取得幸福果实的关键。独善其身的人种茶籽或颗粒无收或不能移植,隐喻映射没有婚姻家庭的人生活的幸福果实不易获得。所以,古时女孩子“受聘”隐喻为“吃茶”,茶的端庄和典雅表达了婚姻的庄重和忠诚的隐喻含义。(2)一女不吃两家茶。“不吃两家茶”隐喻“饮茶”应专心致志地品味一种茶的味道,隐喻映射女子要“从一而终”或“至性不移”之意。2.“订婚”“结婚”和“同房”隐喻为“吃茶”“定茶”与“合茶”。三茶六礼———古时订婚时隐喻为“下茶”“受茶”或“吃茶”,结婚隐喻为“定茶”,同房隐喻为“合茶”,茶的端庄、宁静、致远的品质隐喻含义体现在婚姻的不同阶段。

  (二)茶文化对宗法制度的影响茶文化体现在中国宗法制度中,茶的精神和品性与儒家思想欣欣相应。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庄严和不可僭越,影响与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和举止。例如,古时喝茶,尊者坐左位,依顺时针旋转,卑者坐右位,长幼尊卑贵贱划分明晰。喝茶时,茶盏不要有响声,不要吹凉,不用茶勺,不可一饮而尽,应慢慢品饮。茶水不能满溢,七分满适宜,茶水是热的,满了烫手,对客人不敬。所以,俗语“浅茶满酒”,酒是凉的,斟满表示尊敬,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重德”“和敬”的品质隐喻映射而体现在饮茶的仪式和规范上,也隐喻映射了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严格。如“端茶送客”:古时,客人告别时,以茶送客,茶的“和敬”的品性隐喻映射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对客人不满下逐客令,以茶送客,茶的“和”的品性隐喻映射婉拒客人,而又不失颜面。下属拜见上司,须上司举手口称“请茶”,并由上司先饮,下属方能端茶品饮。倘若上司仅端茶而不饮时,即暗示“逐客令”,侍者随呼“送客”声。(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茶的“敬”的品质隐喻映射了古时人们对地位尊卑的遵从,茶的“和”的品性隐喻映射了委婉的“逐客令”。

  (三)茶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茶马古道”———茶、马和古道三个不相关的心理空间以茶为穿引线,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使三个心理空间联系在一起,建构成新的心理空间。古时,藏族人主食牛羊肉,饮茶可以降解脂肪,缓解燥热,喻为“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但是藏族地区不产茶,汉族地区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需要马匹,而藏、川和滇地区产良马,茶和马通过概念合成为新的心理空间“茶马互市”,进而形成促进民族间贸易、迁徙和融合的道路,隐喻映射带有即时环境和历史特征的“茶马互市”为“茶马古道”,是贸易繁荣和文化融合的象征。明洪武年间颁布《茶马法》,严禁私人茶马互市,驸马欧阳伦私自倒贩茶叶被处死,茶文化在政治制度打上了深深的隐喻烙印。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的心理层次

  文化心理层次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全部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等,反映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①

  (一)茶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茶馆。喝茶、品茶的馆子,又称“茶楼”,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产物。茶馆始于唐、兴于宋、普及于明和清,发展为不同种类的茶馆,如清茶馆(不售酒的茶馆)、大茶馆(如现在大饭店)、书茶馆(讲评书的茶馆)及酒茶馆(售酒的茶馆)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个体部分组合成整体,格式塔着眼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仅限于分离、孤立的元素。②茶馆已不仅仅是喝茶水的地方,已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应把茶馆的个体部分整合起来,才能体会其文化历史韵味,如明清的茶馆演变为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演艺活动和行业聚会的地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体验客体,偏重人的需要,而不是从客体出发反映客体,客体认识寓于价值评判之中。茶馆是喝茶的地方,原本属于事物的初始域,即内向型连接,但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被转喻映射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象征、浓缩的小社会,已属于事物的外向型连接。不同的隐喻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的特征不同,如成都的茶馆具有说书、打麻将、养生和艺术品鉴定等特征,隐喻映射了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北京的茶馆有京剧、评书和大鼓等曲艺演出,京韵十足,隐喻映射了北方人豪迈、爽快的性格和做事方式。2.人生如茶。中国人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主旨,以人对外界事物的体验为主,强调人生与境界的人生观。“人生如茶”隐喻映射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如不同茶的味道,品味茶隐喻为体验人生。人生的初始之路是创业的阶段,艰难辛苦,犹如“苦茶”;人生的成功阶段享受回报,犹如“甜茶”;人生的总结阶段,回味人生经历苦甜的滋味,犹如“香茶”。吃茶的“一苦二甘三回味”是人生经历的写照。3.歇后语。人们的思维活动是隐喻性的,中国人的隐喻思维方式有独特的民族性,歇后语即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前一部分是事物的描述,后一部分是形象的隐喻解释,幽默风趣。茶文化中也含有大量与“茶”有关的歇后语。如:(1)茶馆的火剪———倒霉(煤)。茶馆烧开水需要煤球,火剪夹煤球或捣碎煤块,“倒煤”谐音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情不顺利。(2)茶壶掉了把儿———只有一张嘴。茶壶有两个嘴,一个是壶口,另一个是壶嘴,掉了把儿意思是壶嘴掉了,剩下一个壶口,只有一张嘴隐喻映射“能说会道,没有真本领”。(3)爆米花沏茶———泡汤了。爆米花泡到茶水,变软泡汤了,隐喻映射“做事没有结果”。(4)玻璃杯沏茶———看到底。玻璃杯里的茶水透明清澈,杯底一目了然,隐喻映射“彻底了解人或事物”。(5)不倒翁沏茶———没水平。左右摇摆的不倒翁沏茶,没有平衡,隐喻映射“没知识、没能耐”。(6)茶馆搬家———另起炉灶。茶馆搬家重新开张,隐喻映射“人们做事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二)茶文化对价值系统的影响中国古文化的实用理性影响着人们的实用探求,是事物对人的实际用处和人对事物的希望和需要,是人和人的需求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尺度。受儒学“中庸之道”影响,人的处事方式体现了包容与和谐、灵活与变通。例如:(1)下午茶。吃茶点时间不是正餐吃饭时间,隐喻映射为较随便和非正式的含义。现在,茶文化在婚姻中有了变化,当男女相亲时,流行喝“下午茶”,隐喻映射为非正餐,场合和礼仪较随意,不满意可及时回绝,体现了儒学“中庸之道”灵活变通的实用理性影响。国人也受道教理论影响,追求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和养生方术。例如:(2)茶余酒后/茶余饭后。指吃过饭之后,隐喻映射闲来无事、消遣时光,体现道教与世无争、清新雅致之意。(3)粗茶淡饭/家常茶饭。指饭菜简单,隐喻映射为饮食简单、生活简朴或极为平常的事情。(4)茶话会。备有茶和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随和而庄重,隐喻映射畅叙友情、寄托希望、交流思想和展望未来等含义。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如道教的养生方术演变为重要的饮食文化,茶的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又影响到人们的文艺娱乐中。如:(5)奶茶。掺和牛、羊奶沏的茶,香甜不腻,口感润滑。台湾歌手刘若英知性,如“奶茶”醇香幼滑,被隐喻映射为“奶茶”。清华女生章泽天的长相甜美、气质清新,如“奶茶”般清新淡雅,被隐喻映射为“奶茶”妹妹。(6)绿茶。不发酵茶,味道新鲜,汤清叶绿,提神益思清心。电影《绿茶》从一杯绿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绿茶含有天然去除剂、能提神益思,隐喻映射人的内心和表象的分辨。

  (三)茶文化对伦理观念的影响伦理思想是指人与人的关系人论思想,即做人的根本准则和道德规范。国人的伦理思维方式受到儒释道的影响,求真与致善偏重人品和辨别是非。①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即求善。真善非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②中国文化没有受到宗教主宰,但中国哲学受到宗教的影响,试举如下几例:(1)“吃茶去”。唐代观音院的主持从谂禅师对两位远道而来的僧人请教参禅时,问一位僧人:“以前来过吗?”僧人答:“没来过。”禅师说:“吃茶去。”问另一位僧人:“你来过吗?”僧人答:“以前来过。”禅师说:“吃茶去。”不管来过与否,都“吃茶去”,吃茶悟道隐喻映射“禅茶一味”的人生体验和感悟。(2)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唐刘贞亮《茶十德》)“茶”的“和、敬、清、寂、俭”品性隐喻映射修身养性、合诚处世、以礼待人和清雅高远,体现儒教求真致善的伦理思想。(3)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茶”的“敬、俭”品性隐喻映射儒教的“敬”和“质朴”的伦理思想。(4)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宋范仲淹《斗茶歌》)茶文化“重德”和“贵真”体现在“斗茶”中。“斗茶”是对茶叶进行鉴评和赏析,斗“茶”的香味如代表崇高的道德象征“兰芷”,鉴赏“茶”隐喻映射高洁清雅的追求。(5)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茶”道隐喻映射人的“悟道獉”,即品性修养,体现道家的清净、无为和自然而然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追求。“茶具”和“茶”是珠联璧合的文化载体,“茶具”体现了“茶”的高雅品性。(6)嚼香(茶杯)、易持(茶杯托)、撩云(茶勺)、合香(茶盒)、鸣泉(煮茶釜)、品司(放茶的竹篓子)、湘筠焙(焙茶的箱子)。③煎茶、品茶的工具称为“茶具”,古人给予茶具高雅的名字,体现了转喻的“外向型”连接,脱离了“茶具”名字的初始域,隐喻映射“茶具”随着茶文化升华为一种精神品赏的文化。语言与文化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和格式塔理论,从茶文化的物质、制度和心理层次分析了语言现象,展示茶文化影响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民族特性,茶的精神升华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茶语言研究结合,拓宽了茶文化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围。

  语言学毕业论文【5】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理论的课程,在语言类课程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教学远不能令人满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一、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同相关课程重复从目前的教学设计来看,语言学概论课程开设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这三门课程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属语言类课程,于不同的年级开设,知识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是从教学内容设置来说,特别是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内容重复现象明显。从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来看,现代汉语课程选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选用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教材在很多地方存在着重复。正如有学者分析的“:语言的性质、音位理论、义素理论、语义场理论、层次分析法等部分基本上是重合的,有的甚至连章节的小标题都一样。”[1]虽然两门课程的开设间隔了一年,但对学生来讲,依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失掉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特征;对老师来说,不过是“炒冷饭”的活动。不具备新鲜感的知识内容,必然会使得语言学概论课程在讲授时丧失应有的吸引力。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亟待改进现行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仍然是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讲授法能够以教师为中心,在讲课时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具有条理化、系统化的特点。教师全程讲解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主体意识,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教师只用讲授法教学,势必造成一种“满堂灌”的客观效果,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学者说:“在讲授的基础上,尝试课堂讨论、学生做专题综述等教学形式。”[2]因此需要认真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缺乏应有的人文内涵索绪尔把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因此大多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重点讲授的是抽象的语言系统问题:语言构成、语法规则等,缺少对人文精神的足够关照,使得语言学概论课程缺少应有的人文内涵,只是简单地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人文内涵更不能忽视。语言符号的意义正是体现了它的人文内涵。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要想理解一种语言,离开文化怎么能行?我们语言学概论教师应该着力思考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如何融入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1.学过的知识灵活处理。如前所述,已经在现代汉语课程中讲过的知识,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重复讲授,首先会造成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其次会造成学生兴趣不足。为此,我们首先进行的改革探索就是把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简化处理,正常讲课需要45分钟的,我们只用10分钟时间进行要点回顾。这种回顾省时,但容易流于不细致,为此我们补充练习题,即通过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2.强化学生的课堂活动。不仅是略讲已学过的知识,还可以设计学生课堂实践环节,由学生来试讲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学过的知识点。我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了课堂讲课实践内容,学生复习及预习,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呈现,巩固了知识体系。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也是内容与方法的变化。从学生的素质来说,智商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情商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这也符合现代教育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与时间的要求。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我们设计了30个问题作为课堂讲课的基本题目,让学生有丰富的选择。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寓教于乐的例证法实施课堂教学。讲授法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但是,现代的教学模式不能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法一种方法中,要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把理论知识的讲解融进对现实的语言现象的分析当中。在讲到语音部分的知识时,学生对于发音原理不能透彻理解,特别是发音部位的问题,看起来是现代汉语课程曾经讲过的知识点,但是语言学概论课程要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站在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采用了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一个角色———王木生———进行例证分析。根据剧情的设定,王木生的舌头短了一截,舌面前音会发成舌面中音。舌面中音在汉语普通话中不是标准音位,但是是可以发出来的。通过移动舌位让学生了解发音的原理: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配合。当学生也能发出来时,都觉得好笑,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明白了发音的原理,就不觉得国际音标的辅音表是难以捉摸的“天书”了。本来枯燥的理论课程马上转变为饶有兴味的实践课。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授课热情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必然是锦上添花。2.恰当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打字机的键盘与打字机打出来的文章一直是经典教材中对语言和说话关系的一个经典比喻。可是学生对打字机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我们选用手机这个学生熟悉的移动设备进行比喻:手机的键盘乃至手机的型号都可能是一样的,可是用手机键盘编辑出来的短信内容则是千变万化的。这样一来,贴近了生活实际,理解起来效果更好。如果沿用打字机的比喻,就需要教师对打字机进行必要的说明,一般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中展示一张打字机的图片。恰当使用PPT课件,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讲授+板书”的授课模式中信息传输量不够大、花费时间多等问题。特别是在课件之中插入音频、视频等内容,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形象的影音片段,学生的感知效果必然超越以前。3.布置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作业。“语言学概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2]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能力并不突出,但其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很高。独立学院的学生迫切地渴望通过实践活动证明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讲到“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节内容时,我们进行了教学思路的改变,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如果其他动物能够掌握人类的语言,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我们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比如电影《人猿星球》(1968,2001)、《猩球崛起》(2011,2014)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4.有效延伸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现在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很多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教学内容却没有办法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完成原有的理论讲授,还要保证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有效延伸课外学习与实践,课堂讲授与课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我们在讲授语言学经典导读、汉语词汇学、文字学等课程时,就已经开始向学生传递写作语言学方面的论文或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社会调查的信息。配合学校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了对语言文字现象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项目的论证与申报,项目获得了省教育厅的立项批准,已经顺利结项。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成功结项,为学生创作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的前期调查基础与论文创作实践训练。目前,完成项目的学生正在以项目内容为选题方向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我们还有其他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比如我们以学科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语义内容的调查。2014年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作了自己调查内容的汇报。有些调查报告已经接近毕业论文的设计要求。

  (三)充实、丰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人文内涵作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专业教师,只是通晓课程教材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深广的知识背景。1.语言学概论课程主讲教师应具备多语言背景。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程,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与深入的把握,但只是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还是不够的,虽然我们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语言以汉语为主,并不是表明对其他语言的需要就等于零。目前大多数的语言学概论教师是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熟悉的外语基本上都是一种,而且精熟程度很低。而语言学概论课程要讲授的是关于人类语言的普通知识,只懂一门外语,是难以驾驭这门课程的。我们的对策之一就是选择有多语言背景的教师进行课程的讲授。一位主讲教师有四年英语本科学习经历、三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习经历。该教师本科时期主修英语,第二外语是俄语,硕士阶段第二外语是日语。这样的多语言学习经历,对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说,是非常适合的。2.语言学概论教学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析与阐释。教师对于语言现象的认识、对于语言理论的理解,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对语言生活有着深入的接触,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联系。专业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都是与学生的现在、过去及将来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用个人经历也即教师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正在发生的或曾经发生的语言事件或现象,必然有着强烈的说服力。比如,我们在处理句式变换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肯定句变否定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否定词的位置问题。我们举出儿童在造句时出现的否定句格式上的偏差,如“你不能看到见我了”“你不能找到我了”等。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出现的,成人为什么没有使用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拉近了理论学习与语言现象的关系。通过这种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是可以研究的,这也为他们将来写作毕业论文提供了方向与具体选题的范例。3.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没有一门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与其他课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说,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大学外语等课程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课程与语言学概论有关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都有着丰富的联系,只是由于授课老师的不同,造成了课程之间的隔阂,学生在学习时是分散进行知识建构的,难以把学到的各门课程中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学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很多时候是被看作两个方向的,但实际上,这两类课程也是有相通性的。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我们讲古诗词意象的问题,其实就是语言符号的问题。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学生理解不好,主要就是不了解“征蓬出汉塞”中“蓬”的意义。如果弄懂了这个符号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同类的诗歌就可以触类旁通了。有很多诗歌写“孤蓬”“飞蓬”“飘蓬”“转蓬”等,具有相同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文学概论课程也是一样,不仅仅是由于两门课都是概论课程,还在于两门课程讲授的理论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结构主义,文学课要讲,语言课也要讲,又怎么能截然分开呢?

  【参考文献】

  [1]甘智林〈.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教学对接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8(3).

  [2]曾毅平.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语言学毕业论文【6】

  一、调研的意义和内容

  涉及面广、难度大、内容抽象的英语语言学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为其他专业课提供帮助。这次调研使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英语专业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调查问卷尽量多的涉及高职院校的类型。

  二、调研的结果和分析

  教材的内容对大多学生来说是还可以的,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的难度,在体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理论实际联系上的教材还需要提升。而这表明了学生们这时在学习语言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在意现实生活里的例子,可以通过这样来体会到现实生活和语言学的贴近。这样能够更好、更透彻的明白和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语言学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增加学习语言学的积极性。学生对语言学的教育内容评价不高,在老师对培养学生学习的教学中,语言学兴趣上和前一项就显得逊色,这说明老师在课堂的教课内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而更多的考虑知识的传授。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一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段里主要以老师课堂的讲授为主,把大多时间用于知识传授的老师就会减少和学生间的互动,就算用多媒体也是主要传授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导致学生英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课堂气氛活跃会积极地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课堂气氛沉闷会抑制课堂教学的开展。课堂气氛同时也促进学生先天潜质的开发、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实现潜在能力。学生比较认可老师的整体工作,老师在课堂上都可以完整地、系统地呈现教学内容,拥有端正的教学态度,能够很好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

  三、解决的对策和改革目标

  课题组成员根据高职英语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仔细研究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师生互动、实践与理论结合、学生缺乏主动性等方面,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语言也就达不到明显的效果。只有有效整合教材、教法、学生和教师等资源,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的效率。作为英语教学核心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语言学知识,它之所以被视为是用来达到教学目标和目的的资源,是因为用何种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由材料决定。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语言教学改革目标:⑴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过渡为重视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会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学习;⑵修改太过注重书本知识和课程内容“偏、繁、难”的问题,增强现实生活和课本内容的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仔细筛选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⑶改善学生上课时太过注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和接受学习,鼓励学生勤动手、多探究和多主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几项政策对教英语课程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能把丰富的语言学知识教会给学生,还要敢于变革且积极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勇于承担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习能力的责任。

  四、理论依据

  1.有效理论在有效教学几个方面的理念中最重要的理念是是“有效教学关注学得的发展或进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然后是关注教学的效率,效率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的进展情况。同时,有效的教学也是一种策略,教师要把各种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框架下提出的整合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英语教学的改革提出了理论依据,满足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和目的。

  2.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知识以及主动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是构建主义理论的核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构建主义支持的观点。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人改变成与学生合作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人。单项控制教学活动是教师需要摒弃的角色观念,努力变成教学过程的协调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才是教师应该前进的方向。教学理念在该理论下实现了再定位和更新。使用该理论后,学生可以在老师讲解概念和理论知识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例子之后,依靠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和交流来摸索并构建其中的理论意义。用上面两个理论为依据提出的合理有效地整合语言学教学资源,能够在创新、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在英语语言学的教学中存留的问题和弊病,在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总结后,探索出了“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对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寻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伴随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语言教学。这样不仅老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丰富,学生也可以学习到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晶晶.基于人才市场视域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3(20)

  [2]凌红.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困境与改革[J].科技与企业.2013(20)

  [3]姚春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

  语言学毕业论文【7】

  一、研究背景

  社会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是最近20年来,社会语言学走向繁荣发展。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引入社会语言学理论,目前,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已历经30多年。为了解国外社会语言学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拟对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SociologyofLanguage和Language这两本期刊上刊发的社会语言学论文进行分析。笔者检索到这两本杂志上2005-2010年间的社会语言学相关论文共201篇。其中,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SociologyofLanguage157篇,Language44篇,基于上述搜集到的语料,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国外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结果分析

  (一)应用多种语料收集方法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学术论文注重搜集第一手材料。访谈法、自然观察法、问卷法等调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此外,基于个案研究来获取语料的研究也受到不少国外学者关注。如Wylegaa[1]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少数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两本期刊的论文中,语料库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词汇、语法变异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如Otheguy[2]通过语料库资源研究了纽约地区西班牙语超音段变异的语言特征、借词和搭配语之间的关系等。

  (二)研究领域分布情况两种期刊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全面。不少国外学者的论文注重语言微观层面的研究,关注具体的语音、句法、词法等语言现象及其背后社会原因的分析,如Foulkes,Docherty和Watt[3]关注/t/在词尾元音前的语音变体。同时,也有不少国外学者关注社会语言学的宏观方面,研究重点是语言和社会间全局性的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社会面临的重大语言问题,如赵蓉晖[4]的语言政策、发展族际通用语、实施语言标准化、语言规划等。这两本期刊中有多篇论文探讨了语言如何影响社会,这也是目前我国国内社会语言学应加强研究的领域。Mufwene[5]则讨论了土著语言的快速消亡及多语教育帮助土著人消除贫困的意义。从研究领域分类的具体情况看,两种期刊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语言变异(55篇)、双语或多语现象(29篇)、语言接触(18篇)、语言政策和语言消亡研究(30篇)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占社会语言学论文的大多数,反映出这些方面的研究是目前国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双语或多语现象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研究不同国家、地区的双语制或多语制的具体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双语、多语教育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的积极作用。Mohanty[6]讨论了印度多语制环境下语言使用的双分水岭现象,研究了印度山区的当地部落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学者较多关注,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具体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政策及其面临的挑战,土著语言、方言等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Kamwendo和Mooko[7]讨论了博茨瓦纳和马拉维两国应如何认识土著语言在教育、媒体等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论文用跨学科领域的视角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语言政策,如Katsuragi[8]应用公共哲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政策。

  (三)注重研究微观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少论文将某一具体地区的言语社区、社团和阶层的语言现象作为切入点,研究语言和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从社会语言学因素,如年龄、阶层、性别、地区等角度探讨某一具体的语言现象,研究语言和社会间的互动作用。这些领域的研究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Matsumoto[9]分析日本老年妇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话语,通过研究发现,日本老年妇女具有消沉、服从、不太关注外貌等特点。

  三、结语

  本文统计分析了5年间(2005-2010)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SociologyofLanguage和Language这两种国外顶尖级语言学期刊中有关社会语言学的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外学者采取多种搜集语料的方法,注重获得第一手真实材料;第二,研究内容侧重于双语或多语现象、语言变异、语言政策及语言接触等;第三,注重从具体的、微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出发,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也有一定指导作用,我国的社会语言学可以多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研究语言和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国内社会语言学发展。

  语言学毕业论文【8】

  一、引言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最早由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社会的;而言语则是个人的说话,是个人的(索绪尔,1980,高名凯译)。从索绪尔对语言学的定义来看,的确如此:因为言语是个人所发出的。但是如果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的话,这个说法就不能完全成立,因为言语是个人基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所发出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正如Hudson(2000)所言,言语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其是社会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指出:言语是在特定的场合为了特定的目的发出的语言条目,人们通过自己的言语和他人进行交流和交往,维持着整个社会系统的关系。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2000)所提出的三个语言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所指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言语来建立起社会的人际关系。当人们在利用言语来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言语也是根据个人在社会系统里的位置和与他人的关系来进行变化的。言语是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调整的。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来说就是指言语能够反映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势和同等关系(李满亮,2004)。在《社会语言学概论》中,祝畹瑾(1992)提到“权势”和“同等关系”两个术语是由布朗和吉尔曼提出的,用来概括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权势指的是一种非相互的关系,是一方比另外一方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控制另一方的行为。例如,年龄更长一些,权力更大等。而同等因素最初只是作为全是相当的人之间的称呼(祝畹瑾,1992)。根据的Hudson(2000)的定义:权势不仅指行政的权力或社会地位,也有体力,年龄,经验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同等关系则关注的是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人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共同的经历或者经验,人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共同的社会特征的同等性:例如性别、年龄、出生背景、种族等等,以及彼此之间共有的亲密程度等。正是这种权势和同等关系决定了说话者在言语行为中应有的礼貌程度。在社会的实际会话中,人们总是在衡量自己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这就来源于他们之间的权势和同等关系。这也决定了会话过程中应该有的礼貌程度,是该用正式的礼貌用语还是普通的用语,亦或是非正式的贬低或者谩骂等。人们在会话过程中所选用的任何词语和说法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否则就是违反了语用的原则。“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Wilkins,1972)”。词汇在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的选择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学识。而在所有的言语交际23中,称呼是用得最频繁的词语,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祝畹瑾,1992)。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以下简称《阿Q》)广为人知。此书中,人物的言语并不多,但其精妙之处就体现其仅有的话语却能够充分地表达主人公和他人的社会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其中的权势和同等关系的相关理论,从词汇层面对阿Q和他人的会话,尤其是称呼语的使用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言语是如何体现社会人际关系。

  二、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

  言语就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说出的话语,在《阿Q》中,人物的言语并不多,只占全作的7%左右。每一个称呼语,无论是随口而出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能够反映小说里面各个角色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

  (一)称呼语的使用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称呼语的使用是最能够直接表明人们的身份、权势和同等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和一个比他更有权势的人说话时往往使用表示尊敬的称呼语,而这一般通过使用对方最高的头衔来实现,例如:某教授,某局长等。相反,当和一个权势比自己低,或者和自己有较多同等关系的人说话的时候,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随便的、非正式的称呼语,或直呼姓名,例如小李,这位同学等。如果听话人比说话人的权势低很多,并且说话人对听话人还有一种厌恶的时候,说话人甚至会使用一些贬低的称呼语,以此来显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社会地位,例如:混蛋,龟兔崽子等。在《阿Q》中,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语很清楚地体现了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小说中,赵太爷和秀才处于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而阿Q则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阿Q在称呼他们的时候(不包括背地里精神胜利的称呼),都是使用他们的头衔:赵太爷、秀才等的称呼。所以在整个小说里,这些人物的真实名字都是不为大家所知的。而最初他们对阿Q的称呼却是极其贬低的。在第一章里,阿Q在外吹嘘自己是赵太爷本家时,赵太爷对阿Q吼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这时,赵太爷等人是未庄里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物,而阿Q只是赵太爷家的一个小长工。所以他们比阿Q有着更大的权势,他们之间的同等关系很少。所以赵太爷不仅对他直呼其名,而且还使用了“浑小子”这样贬低的称呼语。秀才在第四章称呼阿Q为“忘八蛋”,这也体现出了他的权势。因为阿Q和他们比较起来,权势很低,所以他们这样称呼,辱骂阿Q的时候,阿Q也只能承受。但是当阿Q在第三章里称呼赵白眼,也就是“假洋鬼子”为“秃儿!驴”的时候,他就遭到了赵白眼的痛打。因为这里他违反了自己权势和社会地位的规则,此处他选择了错误的称呼语,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此处可以看出是社会地位,也就是权势,影响着人们在言语中对词汇的选择。然而,当阿Q遇到王胡和小尼姑的时候,情形就不同了。阿Q似乎比他们几个有更多的权势,至少在阿Q看来是这样的,因为和他们相比,阿Q在力量上占有优势。所以阿Q在和他们说话时就很随便,他也会对他们大胆地使用一些贬低的称呼语。例如,阿Q在第三章里称王胡为“这毛虫!”王胡也骂他为“癞皮狗”。最后又在互相扭打中结束对话。但是之后他称呼小尼姑为:“秃儿”,并辱骂她:“快回去,和尚在等着你呢,”小尼姑面对这样的辱骂没有像“假洋鬼子”那样痛打阿Q,却只是小声地骂着,且只能忿忿地跑掉了。阿Q和小尼姑相比的话,阿Q就具有更高的权势。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阿Q在体力上要胜过小尼姑的,所以此时阿Q有更多的权势。除了阿Q和其周围的人的称呼语可以看出社会地位关系的差别,从本小说里的其他人物的几个典型的称呼语也可以看出。例如,在参加革命党之后,赵白眼对革命党那时的领导人黎元洪的称呼是“洪哥”。因为赵白眼是跟着革命党闹革命,所以黎元洪是他们的带头人,和他们相比具有更高的权势。所以连阿Q他们所尊称的“洋先生”使用的也是尊称。而一个“哥”字,似乎也代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属于一个圈子里面的人。称呼语的字数往往很少,但是这短小的称呼语却将说话人和周围人物的社会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称呼语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不仅复杂还会发生随着某一方的能力或者权势的变化从而发生改变。所以,人们的言语也会因为双方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话时,在面对具有更高的社会权势的人时,说话者往往是希望和听话者建立某种亲近的关系。在小说《阿Q》中这些称呼语的变化可以很好的体现人们对社会权势的态度。当阿Q从城里回来,并且宣称自己将要参加革命党时,未庄上下几乎所有人对阿Q的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往日那些有权势的人也被吓坏了,他们害怕阿Q会首先革他们的命,所以试图和阿Q套近乎,争取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同情,从而保全自己。而这一点,仅从他们对阿Q的称呼上就能看出端倪。第七章里,赵太爷叫阿Q的用语和口气和以前都大相径庭:“老Q”,赵太爷怯怯地迎着低声的叫。和直接的“阿Q”“浑小子”“忘八蛋”相比,“老Q”明显更有礼貌。而此时阿Q却没有搭理赵太爷,这样的反差也正好体现出了此时阿Q身为“革命党”,就比赵太爷他们更有权势。此处的称呼语和听话者的反应就体现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社会地位的差别。除了赵太爷对阿Q的称呼有了明显的变化外,赵白眼对阿Q的称呼也可体现权势的变化。第七章里,赵白眼:“阿Q哥,象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地说。在这之前,赵白眼是很瞧不起阿Q的,此时却称呼阿Q为“阿Q哥”,并且还拖了长音,表示一种十分谨慎的语气。这一点体现了他们之间权势的变化,此时的阿Q已经处在更高的权势了。而此时他所自称的“穷朋友”则表明他想增进和阿Q之间的同等关系,他也试图通过这样的同等关系来缓解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冲突。但是当赵白眼等人已经参加了革命党,阿Q的态度是:“心里想招呼,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叫他假洋鬼子固然是不行的了,洋人也不妥,革命党也不妥,或者就应该叫洋先生了罢。”为了对赵白眼有一个适合的称呼,阿Q心中转换了四个不同的称呼:“假洋鬼子”“洋人”“革命党”和“洋先生”。阿Q对于这位“洋先生”称呼的犹豫就能够体现出他们之间权势的差距,阿Q此时需要非常谨慎地称呼他。最后他选择了一个在他的认知范围里较为礼貌的称呼语:“洋先生”。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不冒犯社会权势比自己高的人,阿Q在选择称呼语的时候也是进行了一番心理活动。而这一番复杂的心理活动则表明了社会权势和同等性对于言语选择的影响。

  (三)称呼语的正式程度在言语表达中,礼貌程度体现在所选词汇的正式程度上。在实际生活中,虽然言语是个人的,但是每个人在讲话时都要根据讲话的对象来决定自己应有礼貌的程度,进而选择用语。人们一般会对具有更高权势的人表示充分的礼貌,此时就需要使用正式程度高的词汇用语。反之,在遇到具有较多同等关系或者权势相对较低的人的情况下,人们会比较随意,甚至是贬低,所以此时人们就会选择正式程度低的词汇用语。然而,词汇用语的正式程度是因人而异的。人和人之间对于正式的评价标准使用词汇的正式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阿Q》中,大部分的言语都是使用的非正式的用语。这首先决定于说话的人群是未庄的普通民众,主要的是阿Q和其他人的对话。阿Q等人都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所以他们的言语正式程度较低。所以这些低文化的人在和其他人的对话言语中,往往是非正式的,如“癞皮狗”。同时,多数时候,阿Q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就算是赵太爷、秀才等已经是算知识分子的人士对阿Q也是一种贬低的态度。所以他们也没有考虑阿Q的内心感受,对阿Q几乎采用的是非正式,甚至是辱骂性的词汇,例如“浑小子”“忘八蛋”等称呼语。只有当阿Q从城里回来,并宣称自己将会加入革命党的时候,赵太爷等人才意识到了阿Q权势和地位的转变,并开始对阿Q采用礼貌的态度,因此他们开始对他采用的是一种正式程度较高的词汇用语,例如“老Q”“阿Q哥”等等。从赵太爷等人对阿Q这样的低下人民的称呼的礼貌程度我们也可以看出,说话者所发出的话语的礼貌程度不仅仅取决于说话者自身的涵养和素质,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听话者相对于说话者的权势和同等性。换句话说,就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此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中的权势和同等关系理论出发,对《阿Q》中的人物言语交际,尤其是称呼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物言语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至关重要。人们对于称呼语中的词汇选择,是选择礼貌的正式用语,还是普通用语,亦或是表示贬低的非正式用语,都是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也就是在社会语言学理论中的权势和同等关系来决定的。反之,我们也可以看出言语行为可以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反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在语言选择上的精妙之处。短短的几个称呼语就能够体现出作者在文字上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jiaoan/27999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