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成本会计研究论文

教育论文 时间:2024-02-01

【www.haohaowg.com--教育论文】

  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法在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高校要着力探索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教学新模式,深化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針对当前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一、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学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

  高等教育最终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让大学生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的方法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不过,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却不太理想。

  调查得知,目前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往往出现“教条分割”现象

  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同,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有其鲜明的特点:成本会计课程中计算及分配环节特别多,它是“管中有算,算为管用”。

  例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及分配、产品成本分析和控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就可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产量比例法、实际重量法、定额成本法等,而且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不同形式来计算。

  从目前高校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只掌握一种方法,或者说只掌握教师上课所教的方法。

  很多学生不能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也未能了解各种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计算中的不同影响。

  2. 账证意识缺乏、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成本会计课程的又一特点是计算量大,而且会大量运用图表来进行核算。

  众所周知,产品的成本往往是由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材料费用往往根据材料的领用部分或材料的用途来分配,人工费用往往根据岗位或受益对象来分配,费用的归集、分配及结转必须借助大量的表格来完成。

  在实际工作中,结转用的大量数据往往来自凭证及账簿。

  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把费用的分配和结转视为纯粹的纸上计算,无法将各类计算表与记账凭证、账簿一一对应,也未能将计算中所用数据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3. 重核算轻管理、分析控制也限于“雾里看花”

  学习成本会计课程时,除了学习成本核算,还要重视学习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管理类内容。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才是最重要的,忽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内容,且对这些内容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和“会计”关系不大,只要粗浅掌握就可以。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掌握相关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轻松掌握成本会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

  在知识更新加快、行业标准变化极快的今天,大学生难以在学校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全部知识,教师只有培养大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能力(即关键能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1. 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财会类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会计实务、教学和科研等各类会计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

  成本会计课程尽管也是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制造型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核算为主线,也是为后续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课程,但从实际工作过程来看,成本会计课程的重点应该在对产品成本计算及核算后的分析和控制。

  因此,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使他们明白该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实训操练来理解各类计算后的经济实质及账务处理关系,最终达到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课程内容按照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赋予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让大学生去完成各模块的任务。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的实际成本核算业务(考虑到月初、月末,所以选择两个月的业务),将这些业务的成本核算过程作为教学过程。

  比如,日常发料工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及结转等。

  教师可以把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材料费用的核算、人工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的控制方法),并且把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相吻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将典型工作任务凭证化,把凭证作为专业语言来表达工作任务

  教师可将选中的企业作为课堂教学实践基地,事先带领大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认知实习,让大学生了解该企业的大致情况,比如组织机构、產品生产要经过哪些工序、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该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一些相关财务制度等。

  接下来,教师可将前面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全部凭证化,用凭证来替代原有的文字表达。

  比如,用企业真实的“发料单”来说明领用材料的业务,用“工资表”及“工资分配表”来表示工资情况,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都用企业里实际使用的凭证。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大学生学会判断、整理、归纳会计凭证,理解各种会计凭证的内容及作用,并且根据这些凭证完成账务处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 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教学中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变革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课堂讲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讲与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具体方案如下:一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分为表一所示的相关项目,二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每个项目的任务,比如项目一的任务如下所示。

  任务一:获取企业信息,制定工作方案

  (1)分析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

  即会分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生产组织方式,能根据生产类型确定成本核算方法。

  (2)拟定各项基础工作方案,设置账户。

  即能拟定财产物资计价方法、收发登记制度,制定消耗定额,各种原始记录的传递等。

  (3)解读原始凭证,确定成本开支范围,制定核算方案。

  即能从各种原始单据中读出“会计语言”,能正确划分支出、费用、成本。

  任务二: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即能汇总各种发料凭证,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职工薪酬费用计算分配。

  即能计算计时和计件工资,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水费电费、折旧费等的计算与分配。

  即能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即能设置并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能选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费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5)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lunwen/30717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