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浩浩美文网!

论语中关于孝的感悟_论语中关于孝的感想

感悟 时间:2024-02-14

【www.haohaowg.com--感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中关于孝的感想,给大家阅读。

  【一】《论语》中的孝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洁洗练的吟咏,却无疑是细致入微的描摹,仿佛可以瞥见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位慈祥的母亲借着摇曳的微弱烛光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动人情景。

  先锋诗人食指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下创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其中就写道: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亲情是世上最难以割舍的感情,人们在奔赴茫茫前路之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母亲。

  中国人喜欢把把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称为母亲河,把培养教育自己成人的学校称为母校;英语中称祖国为motherland。

  可见古今中外每一位人子都对拳拳的母爱充满感激与眷恋。

  华夏民族以源远流长的孝文化闻名于世,而早在春秋时期,《论语》就对孝道做出过系统全面的阐释。

  孔子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论语·学而》篇中,孝悌是与谨信、博爱、亲仁并列的优秀品格,而且被列在首位,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学文”的重要基础之一。

  对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不可能做到博爱。

  情感透支造成生命体验的缺失,即使勉强学习也无法体会先人的情感与思想。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为君主谋划才能竭尽忠心,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中,人君如同人父,为人孝子,方能为人忠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若将孝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做人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的人是很少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修养孝悌精神,仁与道都以孝悌为根本,孝悌不但是为人子、为人臣的根本,还是追求仁与道的至高境界的基石。

  孔子与学生讨论对待父母的态度时认为,当时的社会普遍把赡养父母当作孝顺,然而赡养父母是犬马也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仅仅赡养父母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尊敬他们,那么人子与犬马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孩子出游在外,要保持身体健康,不让父母牵挂担忧,这也是孝敬父母;父母在世的时候,孩子经常陪伴在左右服侍,不要远游,如果一定要远游也要有一定的方向,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踪,这也是对于父母牵挂的一种慰藉。

  而意气风发的少年常常向往流浪的生活,早年不顾父母苦苦劝阻挽留背井离乡,无论衣锦还乡或浪子回头往往为时已晚,不免酿成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孩子不可以不记得父母的年龄,一方面要为父母高寿庆贺喜悦;另一方面,父母年事渐高,离我们远去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作为子女要时常感到悲伤,才会更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光,尽心尽力侍奉父母。

  在侍奉父母的做法方面,孔子认为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难事。

  家庭内外事务由子女去操劳,有美味的食物让父母先享用,但并不能仅以此作为孝的标准。

  如果看到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多次婉转劝谏,如果父母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仍然要尊敬地侍奉,虽然内心忧虑,但对父母仍然不怨恨。

  侍奉父母、安葬父母、祭祀父母都要遵守“礼”的规则。

  孔子的学生宰我觉得为父母守丧三年太久了,孔子便说他不仁,孩子出生以后要在母亲的怀抱中三年才能自如行走,为父母守丧三年是为了报答父母在孩子不能走路时付出的辛劳,而宰我连这样的报答都不能做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去世以后,观察他的行为。

  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强调孝的实际行动,孝不仅仅是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活中任劳任怨服侍周到、心中常常怀念都是不够的,要努力完成父母的理想,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点。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作为孝子,要让父母的精神也在自己的身上延续下去。

  诗人说母亲是珠蚌,因为培养一粒顽石而使自己痛苦不已。

  她并没有因此拒绝抚养,而是以自己厚重而宽宥的母爱将它一层层包裹起来,直至它成为一颗光泽耀眼圆润无瑕的珍珠。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在《母难日》中写道:这世界从你走后已变得不能指认,唯一不变的只有对你永久的感恩。

  孔子推崇的孝道已经是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共同尊奉的民族信条,也将会成为千千万万后来人的道德准则。

论语中关于孝的感想

  【二】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养身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日常的问答。

  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

  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

  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生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

  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件事上,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

  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

  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可以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心安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

本文来源:http://www.haohaowg.com/xinqingriji/309915/

推荐内容